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514815
大小:606.31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5-12
《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诗(超实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何谓咏物抒怀诗?所谓咏物抒怀诗,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细致刻划其外在形态或表现其内在精神品质,借以抒发思想感情,寄寓襟怀抱负的诗歌。咏物抒怀诗的类型咏物抒怀诗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描摹情态类这类诗歌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诗是纯粹的咏柳,通过比喻,引人联想想象,使人感到清新爽洁,畅快愉悦,朝气勃勃,生机盎然。给人以体味不尽的美感享受和艺术启示。二、托物言志类这类诗歌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
2、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于谦的这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乍一看,这首诗写的是石灰从采掘、冶炼到被使用的整个过程。再细细体会,诗中每一句既是在写物“(石灰)”,实际上也是在写人,写作者自己不怕“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甚至“粉骨碎身”也在所不惜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三、咏物抒怀类在咏物类诗歌中,咏物抒怀型的诗歌可以说俯拾即是。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与“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而同样是咏蝉,李商隐的感受却与虞世南大不一样: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
3、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生在晚唐,一直处在“牛李党争”的旋涡中,始终不得志,心情常常处于忧愁苦闷之中。这首诗,他托物自嘲,蝉因处在高高的树梢上,只能吸风饮露,叫的声音再大也没有用,白白地浪费精力,自己不也是这样吗?因为太清高,不趋炎附势,即使不停地写诗文,鸣不平,甚至写到才思枯竭,都不见什么反应,多么令人伤心啊!诗人那种牢骚哀怨、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四、以物喻人类这类诗歌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像北宋宰相李纲所作的《病牛》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首:“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但求众生皆
4、得饱,何辞羸病卧残阳?”“耕田千亩”、“精疲力竭”表明了牛的勤劳卖力,“实千箱”突出了牛劳动成果的丰硕和其对人类的贡献,然而尽管这样的居功至伟,牛却依然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只要天下众生都能吃饱饭,何必计较自己年老体衰、病卧残阳之中呢?作者这首小诗既是对病牛的崇敬和礼赞,同时也是对像老牛一样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讴歌和赞颂。五、托物言理类苏轼的《琴诗》就是此类诗歌最好的例子: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表面上看是探索了琴声产生的根源,而实际上,作者是想通过这首诗揭示文学艺术作品创造产生的道理,那就是:在文艺作品创作中,素材与技巧同等重要
5、,二者缺一不可。就象弹琴一样,只有将“琴(素材)”与“指(技巧)”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产生优美的琴声(优秀的文学作品)。这类诗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明一些“事理”,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理”,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在理学兴盛的宋代,写这种类型诗歌的人最多。1.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古代文人,往往恃才傲物、随心所欲、率性而为,因而在统治者看来是格格不入的,是不能受到重用的。于是,感叹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便成了文人屡见不鲜的作品主题。屈原、宋玉、李白、李贺、李商隐……2.表达自甘寂寞、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当国家政治腐败甚至灭亡、统治者昏庸无能、奸
6、佞小人为非作歹时,是随波逐流,还是洁身自好?大多数是会选择后者的,因为他们是读过书的,不知不觉中受到先烈们的影响,因而有着高尚的气节。所寄托的常见情感3.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的生活。在官场呆久了,上有皇上压着,下有臣子们钩心斗角,尽职些的还得为百姓劳碌奔波,时间久了,难免有身心俱疲之感,于是渴望摆脱官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便成了咏物诗中常常寄托的一种情感。特点归纳:2.形似:抓住物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3.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寄托作者情志。1.常以所咏之物为题,或者可以从题目看出所咏之物。常用的艺术手法一、整首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诗
7、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二、局部1.大量运用比喻手法,以物喻人,物我合一。2.通过拟人抒情达意。3.用双关绾合物我。4.用衬托或对比。于鲜明对比之中,增加感染力量。5.环境映衬,侧面烘托:写到物生长的外部环境往往就是用环境来突显物的品质。1、体察物态。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品味寄托。知人论世,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