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研究的课题

我要研究的课题

ID:37439983

大小:12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23

我要研究的课题_第1页
我要研究的课题_第2页
我要研究的课题_第3页
我要研究的课题_第4页
我要研究的课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要研究的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五年级二班张嫣然2010年11月13家乡的茂腔……………………………………1、2页家乡的大秧歌…………………………………3、4页家乡的剪纸……………………………………5页家乡的高跷……………………………………6页家乡的高凤翰纪念馆…………………………7页民间小故事……………………………………8、9页活动总结………………………………………10页13茂腔原名肘子鼓、肘股子,始为城乡民间流传的口语化、唱腔简单的剧种。最初因在演唱中肘悬小鼓,一边击节拍一边演唱,故得名“肘子鼓”;还有一种说法叫“肘股子”,表示演员演唱时边歌边舞、扭动臀部的情态。这种演唱形式约出

2、现于清朝初期,至清末形成自己的基调,后经民间艺人张凤山、刘顺仙等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完善。20世纪初期流传到青岛等附近的大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对这种已经濒临消亡的民间戏曲进行了抢救,定名为“茂腔”,其唱腔音乐具有典型的北方音乐特点和鲜明的地方风格与乡土气息。茂腔《姊妹易嫁》演员剧照山东胶州曾有民谣唱到:“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这生动地描述了流传在胶州一带的地方剧种——茂腔的艺术魅力。1950年2月、8月,青岛市金光茂腔剧团和青岛市光明茂腔剧团正式成13立。1954年,由宿艳琴、曾金凤、温秀琴主演的茂腔小戏《兜

3、帽得亭》,赴上海参加了华东戏曲汇演,荣获最佳表演奖等多个奖项。演出后,剧团演员们与常香玉、盖叫天、程砚秋等艺术家切磋艺术,汲取京剧的精华,对茂腔加以改进,对茂腔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胶州茂腔演唱者茂腔演唱者13秧歌节在少海新城开幕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沿途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相传,不断改进,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员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

4、女等5个行当,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等,唱腔曲牌有30个。1860年,又在胶州秧歌的基础上,创立了秧歌小戏,有35个剧本。1957年,胶州秧歌进京演出,博得好评。13据考证,大秧歌作为一个剧种,大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到清代已广为流行。朔县大秧歌在省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据《朔州马邑·赵氏家志》记载:“雍正六年,希富四十始有男,许愿:周岁为送女娘娘唱愿戏。时有秧歌戏为六月六淋生戏,于正日日场‘巧女翻舌’;终,将戏班请于奶奶庙唱‘祝愿’、‘刘婆送子’、‘拾金’”。由此可见,硕县秧歌

5、的形成,至少在雍正年间,甚至在清初康嘉年间就有其雏形。一些老年艺术家表演大秧歌13民间艺人制作的精美窗花胶州的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据1954年在艾山子村搜集到的五幅张家茔出土剪纸原料,有利的说明了这一问题。这些剪纸成方尖状,其幅长约8公分左右,比一只粉笔稍大一点,就在这么大小的一幅画面上刻有“鸳鸯戏水”.“单凤朝阳“等不同纹样。这些纹样不但构思新颖组合巧妙,而且刻工之精细另人叹绝,其功力确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些作品还说明,在五百多年前胶州剪纸艺术以从民间传到管家的深闺,并博得了贵妇名媛的垂青,而促进了其表剪纸。艺术不但美化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而作为

6、一种图案底样,对印染、刺绣、纺织、建筑等工艺的发展也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深受人们喜爱的蓝印花布和清末民初驰名全国的“胶州花纸”,都与剪纸的造型和色彩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现技巧的更高发展。剪纸还分有喜花、窗花、礼花等作品。13世界踩高跷第一人胶州一市民成为世界踩高跷跳绳第一人。”2月5日上午,记者从胶州市政府了解到,胶州市李哥庄镇前辛疃村的丁加伟,在央视《正大综艺·吉尼斯中国之夜》挑战成功,现在已载誉归来。    记者随后赶到胶州市苏州路凯金大厦见到了“高跷奇人”丁加伟。他身高1.66米,身体十分结实,性格稍显内向。聊起高跷,他打开了话匣子,并且拿出

7、平时训练和表演用的高跷不停地做着动作。“我说得再好听,你没有见到也是很难相信的。”随后丁加伟拿起一副60厘米高的高跷,动作麻利地用红布条将高跷绑在脚下,连下楼梯时也如履平地。随后,记者随丁加伟一起来到苏州路上的一处小广场上,他拿出跳绳工具,踩着高跷开始跳绳。单腿跳、蹬车跳、双摇跳……不仅动作非常娴熟,而且花样繁多,过路的市民看到后连声称奇。    13高凤翰纪念馆内的字画高凤翰纪念馆位于胶州市南关办事处南三里河村委西。1993年由市政府投资兴建,1994年对外开放。  高凤翰1995年被青岛市市委、市政府命名为“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评

8、为“青岛市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95年起连续被授予青岛市和胶州市“精神文明”单位称号。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