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32211
大小:447.81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5-12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50年代初以来,苏联模式的弊端开始显露出来。毛泽东于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适合符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道路的重大问题。2、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关系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其中5条论及经济问题: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3.关于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的初步思考1956年毛泽东在《
2、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权力;应该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利益,使其具有与统一相联系的独立性,最终发展的更加活泼,具有活力;强调“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新企业管理制度4.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57年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2)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3)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1958年又提出要把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
3、的曲折发展1、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提出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不变质的思想;“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等等。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时期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刘少奇: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是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等。周恩
4、来:提出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朱德:强调党执政后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生产、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保证党的集中统一等。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邓子恢:提出来在农业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2、认识偏差的表现(1)忽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成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落后的现实。(2)忽视在未经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商品经济的规律。(3)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
5、来后仍然错误地认为阶级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4)把计划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等未来社会特征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照搬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所出现的曲折和失误,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但不论是正面的经验,还是负面的教训,只要科学地加以总结,都是宝贵的财富。正是这些经验教训,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创造了前提和条件,这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基础。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
6、提出“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1.“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未来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人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但仅限于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弊端的认识而对未来社会做出有待实践检验的预测:生产力高度发达、计划经济、商品货币不存在、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列宁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变,提出社会主义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要高的生产
7、率。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斯大林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但把苏联模式的特征看成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最初探索,最早提出“共同富裕”目标1956年搞人民公社、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脱离生产力实际拔高生产关系1966-1976年错误地认为社会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发动“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偏离了发展生产力的中心7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家之间的竞争凸显为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为我国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压力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曲折反复,社会主义优越性
8、得不到体现,迫使在比较中反思社会主义的问题“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