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细菌移位与肝硬化

肠道细菌移位与肝硬化

ID:37382078

大小:236.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2

肠道细菌移位与肝硬化_第1页
肠道细菌移位与肝硬化_第2页
肠道细菌移位与肝硬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肠道细菌移位与肝硬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1O月第27卷第l9期·1545·肠道细菌移位与肝硬化陈燕飞,李兰娟,陈春雷¨=蠹【文章编号】1005~i94(2007)19-1545攀o3ij【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志码】A¨¨i、

2、簿0一嚣一—0。—i毒。掌譬誊≯棼⋯糟0喾鸱媾tj。⋯j嚣拳尊0一警羹。。--【关键词】细菌移位;肝硬化KeywordsBacterialtranslocation;Livercirrhosis肝硬化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患者常死于各种并发症。菌。根据细菌发生移位的效能可以将肠道细菌分为3肠道细菌移位(bacterialt

3、ransl~cation,BT)是指肠道细菌及类:(1)最易发生移位的是肠杆菌类,包括变形杆菌、大肠其产物从肠腔移位至肠系膜或其他肠外器官组织的过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2)具有中等移位能力的是革程⋯。目前各种研究显示,BT与肝硬化许多并发症,如自兰阳性菌类如乳杆菌、表皮链球菌和粪肠杆菌等。(3)最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高动力循环状态和肝性脑病等的发生不易发生移位的是在盲肠中密度很高的专性厌氧菌。发展密切相关。以下对BT与肝硬化的关系作一综述,BT的发生部位目前认为主要在小肠。动物实验显示希望能对肝硬化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作

4、用。对肠道各区域接种相同数量的大肠埃希菌,细菌移位主要发生在小肠。较小肠而言,结肠长期暴露于大量菌群1肠道细菌移位中,因此,结肠黏膜上皮连接较为紧密,离子通透性较差,具关于BT的诊断,目前主要是取实验动物或人体的肠有较有效的表面细菌清除能力。有研究显示,对肠动力缺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lymphnode,MLN)进行细菌培养,陷动物模型使用促肠动力药物西沙比利,可以降低其空肠培养结果阳性即可诊断BT。在动物实验中我们常取整个菌落数,同时降低细菌移位发生率,证明小肠菌落数对细菌肠系膜淋巴结链进行细菌培养,结果较为准确;而人

5、体研究移位影响更大⋯。但近来也有学者发现,肝硬化大鼠发生时取材只能在患者手术时进行,但是由于术前抗生素的应BT者较未发生BT者有较高的盲肠带菌量,而超过95%的用及所取MLN多为1颗,结果容易波动,准确度小。人们BT菌株可以在盲肠中找到,因此也有观点认为BT主要发也在寻找其他替代指标来诊断BT。Genesca等~研究发生在盲肠]。现,MLN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表达2BT与肝硬化的相关因素与肝硬化Child分级及细菌感染发生率有较大的相关性,然而能否用作BT诊断指标尚须进一步研究。另外,有

6、研肝硬化后BT的发生主要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肠究报道肝硬化MLN细菌培养阴性患者中约1/3血清及腹壁通透性增加、肠道细菌过度生长(intestinalbacterialover—水可检出细菌DNA,为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growth,IBO)以及机体免疫力下降。细菌DNA诊断BT提供了依据’。然而目前可被检测的2.1肠壁通透性增加保持肠黏膜的完整性在防止细菌细菌DNA只有大肠埃希菌,同时在操作过程中真菌污染问移位中是十分重要的。有研究在肠道中注入蓖麻油酸(海题也十分严重,因此通过PCR技术检测细菌DNA来诊断狸油的

7、药理活性成分,可严重损伤肠黏膜),可导致广泛细BT,在技术上尚须进一步完善。此外,最近有研究者在菌移位。肝硬化患者多伴有肠黏膜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动物实验中利用Tc或免疫荧光标记大肠埃希菌,通过检以致对细菌通透性增加门脉高压可致肠黏膜充血、细胞测肠外组织的放射性或免疫荧光强度来诊断BT,为这一问间隙增宽、黏膜肌层增厚水肿以及绒毛隐窝比下降等“。。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向:超微结构:电镜下可见肠上皮细胞空间变大,微绒毛变短变MLN培养结果最常见肠杆菌类,主要是大肠埃希宽。且功能性实验显示肝硬化患者乳果糖/甘露醇吸收比值明显增高,说明肠道通

8、透性增加。这些变化可能与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门脉高压致肠壁充血水肿,细菌及其产物内毒素等透过肠(2003CB515506)壁,诱导机体合成并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如TNF—Ot、白介素2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IL-2)、IL-6、IL一12等,肠源性内毒素及随之增加的细胞因点实验室(筹),浙江杭k,i、l310003子可增加血管壁可诱生性一氧化氮(NO)合酶表达,造成通讯作者:李兰娟,E-nmil:zjli@zjwst.govcnNO产生持续增多,而NO作为一种自由基可损伤上皮

9、细胞·1546·线粒体及刷状缘。有研究显示,NO可松解体外培养的肠淋巴细胞产生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在肠内可以选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从而影响肠黏膜的通透性。。:择性包绕细菌或内毒素,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防止细菌黏同时,TNF—Ot可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