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350569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2
《《乡愁》说课稿_68237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乡愁》说课稿南通市跃龙中学胡健这次有机会通过“教学新时空”向全省的同行汇报一堂课,聆听来自省内外专家、老师的指导,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想谈三个问题:一、为什么选这个文本《乡愁》是苏教版九年级上的一篇诵读欣赏文本。之所以选择这个文本,是因为我觉得教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诸如诵读欣赏、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名著阅读、专题甚至附录都是必不可少的,用好教材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所以教师应该对教材的所有内容加以关注。二、这堂课教什么《乡愁》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经典之作,全诗只有四节十六行,没有生字词,学生从字面理解没有障
2、碍。作为九年级的一篇诵读欣赏的诗歌,教学目标怎么确定是最关键的。我觉得应该体现这样三个目标:一是体验情感。这首诗之所以打动了无数人,是因为强烈的情感抒发,而这种思乡之情对初中学生而言却相当陌生,走进文本,走进诗人,品味诗情是本课的第一个目标。二是感受诗韵。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紧扣体裁特点来教。对于这首诗而言,抓住其核心元素“意象”,体会诗歌中将抽象的情感寄托在具体意象上的写法,就是本课教学的第二个目标。三是培养能力。本课在教材中属于诵读欣赏板块,学习朗读技巧,培养诵读能力,是理解诗歌的途径,也是能力训练的要求。所以,朗读是
3、本课的第三个教学目标。三、这堂课怎么教。明确了教学目标,就要寻求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要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就要走进作者,和文本、和作者对话。对于这一点,教学中的最大难度在于这个年龄的学生对那一代人的思乡情结比较陌生,要真正理解乡愁的滋味,还是要真正了解作者,知人论诗。备课时我大量阅读了作者的作品,在许多资料中选取了诗人自己写的三段话,结合当时时代背景的介绍,让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诗人的这三段话也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主题的主线,有效地帮助学生体悟作者的情感。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必须途径,我在这堂课中把最多的时间放在朗读上。朗读的目的不仅
4、在于学习技巧,培养朗读能力,更是对诗歌内容深入理解的过程。因此,朗读也要重视有效性。我采用边读边评点的方式,注重方法指导。朗读形式也尽可能多样化,个别读,齐读,分男女生读,教师范读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收到很好的效果。诗歌的核心元素是意象,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我让学生回忆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思乡之情的意象,并尝试了用语言再现作品通过意象创设的情景,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意象的特征,最后让学生驰骋想象,用自己创作的具象丰富意象对情感的表达,使学生收获创作的快乐。短短的45分钟,我和学生走进了乡愁的世界,享受了诗歌的意蕴。对这堂课,我有两点深切的体
5、会。一是浅文本要深读。这首诗短小浅显,很容易在解读的时候浅尝辄止,读不出情感的厚重。当我们真正走进文本,走进诗人时,才能感受那种乡愁不仅仅是朴素的思乡怀人,而是一种充满对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的情怀。二是教学手段要简约有效。文学作品教学往往会陷入内容拓展无度和手段追求华丽的怪圈,有些课看似精美,实则低效。本课中我非常注重紧扣文本,有效而精当地延伸,在多媒体运用、学生活动设计等方面则以不可替代为原则,尽可能简约而高效,情境氛围的营造的主要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语言来实现,总的来说,还是达到了目的。课上完了,我内心的惶恐却在加深。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园地中
6、,我已经辛勤耕耘了26年,一直在追求美的语文课堂、智慧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今天的这堂课是真实的,多少体现了我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想法;这堂课是有不少缺憾的,但可以引发初中语文教学同行们的思考。我真诚地期待聆听各位专家和老师的批评,谢谢大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