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80403
大小:1.87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5-20
《中国古代建筑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建筑史²《弗莱切尔建筑史》²1896年第一版,并未涉及西方以外的建筑文化,仅仅将正统的西方建筑文化为主线,以“历史性风格”为主题,从埃及、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等一一论述。²1901年出版第四版,由小弗莱切尔编写,将当时已经成为热点的印度、中国、日本、中美洲等非欧洲建筑文化列入,定义为“非历史性风格”。²著名的“建筑之树”正是首次出现在这一版当中,一直持续到第16版。²1961年,由考丁雷教授编写了第17版。²在体例上虽然仍然保留原来的两大部分,但是以“东方建筑”(ArchitectureintheEa
2、st)替代了“非历史性风格”(TheNonHistoricalStyles),以“古代建筑和西方的继承和发展”(AncientArchitectureandtheWesternSuccession)替代了“历史性风格”(HistoricalStyle)。考定雷教授明确的指出:“以往版本第二部分的总题目(非历史性风格”是不合适的;东方的建筑应该和西方的建筑同样历史性的。”²“建筑之树”被取消。²随后1975年的第十八版和1987年的第十九版,都在体例上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取消了东、西两大部分的布局,以全球性的眼光,将各个
3、建筑文化体系按时间分为章节来论述。²并请各个国家的有关专家撰写相应的章节,如中国清华大学的郭黛姮教授和同济大学的吴光祖教授。²1996年又出版了庆祝该书一百周年的第二十版,在第十九版的体例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扩充了内容。²从《弗莱切尔建筑史》的再版变更,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建筑历史学家对非西方的建筑文化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从无知和偏见到客观和全面。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研究历程²第一阶段:²梁思成、刘敦桢、朱启衿等²历史使命感+民族自尊感,“中国人研究中国的建筑”、“中国的建筑教学不能只用外国的教材”,深厚的国学根基+西方的科学
4、方法,深入实地调查研究,从史料的收集、艺匠的寻访到制度的探索、“天书”的破译等。基本建立了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头绪和体系(通史)。²主要成果:《营造学社汇刊》、《梁思成文集》、《江南园林志》童寯、《营造法源》姚承祖、《中国民居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建筑类型和结构》刘致平、《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刘致平、《工程做法注释》王璞子²第二阶段:²继承成果,并向纵深发展,由“通史”的研究转向专题研究,建国之前就已经开始,建国之后更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在文革之后得以继续发展,广为开拓。²专史研究——技术史、断代史、城市史
5、²类型研究——住宅、园林、宗教建筑、民族建筑、书院、长城等²专题方面——文物保护、防灾、风水、匠师等²近代史研究²主要成果:《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应县木塔》陈明达、《江南园林论》杨鸿勋、《中国古代建筑史》(五卷本)、《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杨鸿勋²第三阶段:——史论结合,甚至以论为主²除了继续对前阶段进行展拓之外,在已有的基础上展开对建筑理论的探讨,努力将对中国建筑的研究进一步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²主要成果:罗小未对“中国建筑空间观念”的探讨;《理性与浪漫的交织》王世红、《中国建筑美学》候幼彬《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探源
6、》王鲁民、《中国建筑艺术史》萧默、《华夏意匠》李允鉌²中国古代建筑一直没有得到国人充分研究的原因:²客观原因:“建筑遗存的稀少”“建筑史籍的缺乏”²主观原因:“道器相分”;“自我的虚无主义”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误区:²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将重点放在装饰图案的收集上;²复古主义的思想导致将重点放在大木制作的原理上;²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将重点放在古代建筑的形式上;²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将重点全部放在正式建筑上。木结构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主流的原因:²(1)自然气候说;²(2)宗教观念说;²(3)经济合理说;²(4)垫灰恶劣说;²
7、(5)社会制度说;稳定性——中国古代文化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中国古代建筑的稳定性和多元性²破题²稳定性:(时间)主流——木构架体系²多元性:(空间)其他体系与木构架体系并存²建筑与文化:²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个建筑体系必定是依附于特定的文化体系发生发展的!结论——无论在单体形态上,还是在群体布局上,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如同中国古代文化一样,具有明显的稳定性(延续性)的特征。第一节绪论²实际上,对中国建筑的偏见不能都怪罪西方人,东方人自己实在没有作过足够的工作;²主观原因——(1)在历史上,中国人从来没有把建筑看成
8、是一门独立的学问,流传下来的史籍极少;(2)自信心的丧失。²客观原因——历史遗迹和遗物的稀少。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基本特征和若干基本概念²多样性:干阑建筑、毡包建筑、穹隆建筑、窑洞、井干建筑、木构架建筑等;²木构架承重建筑的优势–(1)取材方便:取、材–(2)适应性强,可亭、可厅、可居、可藏–(3)有较强的抗震能力:柔性构造–(4)施工速度快: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