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北师大)

]教育学(北师大)

ID:37271845

大小:336.81 KB

页数:87页

时间:2019-05-12

]教育学(北师大)_第1页
]教育学(北师大)_第2页
]教育学(北师大)_第3页
]教育学(北师大)_第4页
]教育学(北师大)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北师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学BNU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性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广义:一切有目的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二、学校教育制度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休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迟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

2、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三、教育发展的过程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天然地融合在一起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的内容与水平非常原始和低下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1、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2、教育开始具有阶级性3、教育同生产劳动相分离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1、学校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又有严格的等级性或者浓厚的宗教性。2、教育思想上的奴化性和方法上的专制性。培养官吏、顺民,牧师和骑士。3、教育对象有所扩大,学校种类增多。官学、私学、半官半私的书院。资本主义教育的特点:1、教育逐步普及,教育对象不断扩大(但采用双轨制)2、教育与生产劳动重新结合3、教育的科学化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教育的内

3、容、方法、组织形式、手段,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等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1、教育权为劳动人民所掌握2、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3、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教育学的发展第一阶段:萌芽阶段特征:此时的教育学还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一些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有关教育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还仅仅是以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方式混杂于他们的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宗教的著作之中。代表人物:中国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等;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耻下问、身体力行、学思结合、温故

4、知新的学习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学而优则仕的学习目标。《学记》是现在已知的教育科学发展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成书于我国春秋战国末期,全书共1229个字。教学相长、循序善诱、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第二阶段:形成阶段特征:教育学从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逐步有了自己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大教学论》。奠定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开始。第三阶段:成熟阶段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问世,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他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目的论,在心理

5、学基础上建立起方法论。第一次提出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教育学的产生,使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编写《教育学》,是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创建社会主义教育学的著作。杨贤江编写《新教育大纲》,是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明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著作。第四阶段:发展壮大阶段当代教育科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发展。微观上越分越细,宏观上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交叉,产生许多边缘性学科,教育科学体系日益庞大,形成学科群。今天的“教育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一切教育现象的理论形式,是人们研究教育现

6、象和各种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因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中介(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1、教师是主导2、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规律二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规律教育与生产力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以及教育结构和教育内容3、生产力的发展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技术

7、再生产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能动作用1、通过培养人来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2、通过传播一定的思想意识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等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3、教育还可以直接间接地批判、改进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促进国家的政治民主化。第三章教育与个体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