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43885
大小:781.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5-10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专题辅导文言虚词讲稿例1:2008年高考天津卷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B.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洎牧以谗诛,邯鄣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C.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D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走进高考【解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A项第一句中的“所以”表凭借,是“用来……”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所以”是表示“……的原因”。B项中的“以”都是连词,表原因“因为”的意思。C项中的“之”是用在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D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并列关系。A例2:2008年高考福建卷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①因载而与之俱妇②以其求患之深而无不在也B. ①吾乃今日睹而赎之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C. ①而申乎知已②胡为乎迎迎欲何之D. ①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A项“之”,一为代词,他;一为助词,无实义。B项“而”,两者皆表顺承,无实义;C项“乎”,一项相当“于”,表
3、示动作的对象,对,对于;一项用在句中,表停顿。D项“以”,一项表凭借,译为依据;一项表示动作处置的对象,译为“把”。B例3:2008年高考广东卷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因家庐江寻阳焉弘因阵乱突围而出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与贼战,斩首数百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访作长岐枨以距之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又破之,奔于临贺【解析】A于是、就;趁机。B跟、同。介词。C来、用来。连词。D到。介词。A7、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3分)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D、将士
4、用命,访何功之有【解析】“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B推断文言虚词八法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这也说明: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它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系统,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下面介绍八种常用的推断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和考试参考。1.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如“非挟太山
5、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又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2.上下文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
6、廷”。这样开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3.代入筛选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③通“呵”,“喝问”;⑤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4.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
7、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5.结构推断法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