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48004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导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导学案文题解读一、词人名片李璟(916~961),字伯玉,初名景通,改名璟,后因避周讳又改名为景,徐州(今属江苏)人,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中主。好读书,多才艺,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对南唐词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词中蕴涵着浓重的忧患意识。其词今仅存四首。二、诗词故事王感化“感化”李璟相传李璟即位之初,好宴乐击鞠,尝命金陵名妓王感化唱水调词。感化奉命歌唱,翻来覆去只有一句“南朝天子爱风流”,李璟因此感悟,把酒杯倒扣在桌上说:“若孙皓、陈叔宝这两个亡国之主能早感悟到这一点,当不会有衔璧
2、出降之辱!”后来李璟手书其《浣溪沙》二首赐予感化。后李煜即位,感化以御赐词札献上,后主感动,厚赐感化。三、文题背景《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词的作年不详,似在即位初写的,又好像在丧败不支时所作。是一首秋思词。文本赏读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菡萏/香销/翠叶/,西风/愁起/绿波/。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细雨/梦回/鸡塞/,小楼/吹彻/玉笙/。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
3、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 全词表现的是悲秋怀人之情。“菡萏香销”二句是写景,是通过残败萧瑟的景物意象,来构筑一种凄凉感伤的情感氛围,来表现一种感物而动的心灵震撼,来比喻青春、生命、和平、幸福、社稷、家园乃至一切美好事物的衰落与消逝。虽为写景,然景中已潜寓着极其沉郁浓烈的伤感和愁绪。“细雨梦回”二句则是描写一种感情的氛围与境界,乃是由景物意象与动作行为两部分熔铸而成。梦醒人远,其幽怨暗恨正与迷蒙细雨有机地融为了一片;小楼吹笙,直吹到笙寒声断,其执著的思念与凄凉的心境亦从“彻”字与“寒”字中轻轻透露,构成了一个幽微迷离的情感境界。二、悟读,诗情画境第一片黄
4、叶的落下,叫醒了秋天;第一声箫笛的响起,吹来了一季的忧伤。直吹得香消散,荷花残,催老了容颜。究竟何人独倚栏杆,把天涯路望断,依然心有不甘?思念向谁诉,韶光如流水,终不堪看!有多少恨,又有多少怨,在咫尺和天涯之间何时已成寒?痛,痛,痛!三、品读,鉴赏评析1.这首词,从哪些方面突出了词眼“残”字?答案 “菡萏香销翠叶残”是落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是秋残,“细雨梦回鸡塞远”是梦残,“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曲残。2.这首词前两句写眼前实景,为什么却用反语作结说“不堪看”呢?答案 因为作者已由景及情,由外在的芳草联想到了美人自身,这就是“还与韶光共憔悴”,韶光之
5、憔悴,既是美好的景物时节之憔悴,也是美好的人的年华容色之憔悴。既有这种悲感的认知,因而作者说“不堪看”。3.“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句备受王安石等人的赞赏。请赏析这两句的妙处。答案 ①“细雨”、“鸡塞”、“小楼”、“笙(声)”四个意象,再加上“远”、“寒”两个修饰语,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意境,充分表达了思妇的相思之苦。②以梦境写思念,将梦中相见的欢娱与醒来的凄凉孤寂对比来写,传达出相思之苦。③情景交融。梦醒人远,其幽怨暗恨与迷蒙细雨有机地融为了一片。文本拓展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远行李璟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不去梦难
6、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注]生。注 二毛:指头发斑白。(1)上阕前两句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赏析“辽阳月,秣陵砧”的妙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黄金窗下忽然惊”一句中“惊”字蕴含了哪些情感?答: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点明季节,用春光的明媚反衬氛围的冷清,暗示思妇落寞的心情。(2)辽阳征夫对月思乡,秣陵守妇砧上捣衣,虚实结合,传达出相思之情,并巧妙暗示季节的更替。(3)“惊”字蕴含了对丈夫久征归来的惊喜和年华老去的惊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