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31230
大小:851.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5-06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地面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动画演示短波辐射长波辐射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暖大地——大地的热量来自太阳辐射2、大地暖大气——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所以海拔越高,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3、大气还大地——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昼夜温差大小的判断:1、海拔(地势)越高昼夜温差()地势高空气稀
2、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2、晴天时候昼夜温差比阴天昼夜温差()晴朗天气,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3、海洋上昼夜温差比陆地上昼夜温差()海洋白天增温比陆地慢,温度较低;夜晚降温比陆地慢,温度比陆地高,海洋昼夜温差比陆地小。大大小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是什么?光:使冬季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热:提高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以种植,减轻冻害水: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
3、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均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BAC热力环流的形成动画演示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BAC热力环流从上图中找出气压、气温之间的分布规律?二、热力环流1、气压、气温之间的分布规律(1)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2)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等压面下凹的是低压,等压面上凸的是高压(上凸高压,下凹低压)(3)同一地区近地面与高空的等压面凹凸方向相反(4)近地面气温低的气压高,气温高的气压低完成针对训练2、3海陆风的形成——海陆间的热力环流海风
4、陆风思考:分析海陆风对滨海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度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暖干燥,对滨海地区起到增温的作用。所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市区郊区郊区城市热力环流图城市风的形成103010201010(hPa)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气压梯度。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就产生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就称水平气压梯度力。BA三、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梯度103010201010(hPa)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5、风力越大,决定风力的大小。BA风向1、水平气压梯度力在高空,大气的运动会受到气压差的影响,逐渐由高压流向低压,但实际上,还有其他力影响大气的运动吗?有,是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从而促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离的力。它在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10101008100610041002(hPa)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hPa)1000100510101015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气压梯度力
6、(高)(低)(北半球)风向摩擦力地转偏向力(1)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平行于等压线(在高空中)(2)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斜穿等压线(在低空中)风向:斜穿等压线(低空风)读“等压线图”,回答问题。(1)假设本图是近地面等压线图,A处吹东北风,则A点位于_________(南或北)半球。(2)假设本图是高空等压线图,A处吹正南风,则A点位于_________(南或北)半球。(3)如果本图位于中国山西省,在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A点吹_________风。南北东等压线的判读规律1
7、、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也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就越小。2、低压中心地区:气流以上升为主,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地区:气流多以下沉为主,多晴朗天气。高低ab3.读北半球某地高空等压面分布图,回答(1)~(2)题。(1)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相符的是()高低高低气温高气温低(2)关于等压面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为城市,b地为郊区B.a地为海洋,b地为陆地C.a地可能昼夜温差较小D.b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a地高压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b地上升气流易形成阴雨天气。答案:(1)
8、B(2)D材料一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0.9~0.970.74~0.840.55~0.850.6~0.950.65~0.80.6~0.80.65~0.90.8~0.95吸收率水草沙漠土壤(黑土)石砖混凝土道路(沥青)下垫面材料二下图中小区1为下垫面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下垫面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材料三下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