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一篇典型的文包诗。课文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一股浓浓的亲情溢于纸面。文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简要介绍了诗的写作背景和缘由。第二部分则是王维真情流露而写下的诗。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重”的读音。指导“佳、幼”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体会“文包诗”的特点,通过诗文对照,抓住一些关键词,借助语境、联系生活等方式,揣摩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感情。 3.抓住文中
2、对比描写的语段精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天各一方、思绪万千、更加”等词语表达的情义,体会王维的思乡之情。 4.对比朗读文中饱含情感的句子,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对比阅读”的读书方法。 【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体会诗人身居异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理解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抓住文中对比描写的语段精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天各一方、思绪万千、更加”等词语表达的情义,体会王维的思乡之情。 【难点】 1.结合“文包诗”的特点,诗文对照,利用各种信
3、息资源在角色体验中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思念亲朋的思想感情。 2.对比朗读文中饱含情感的句子,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对比阅读”的读书方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已经接触过,但对于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缘由却不清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将故事短文与古诗对照起来阅读思考,借助短文,理解诗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感情。要通过反复指导朗读,感受诗人内心的激动与神往。诗中所表达的思亲之情学生一定也曾有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师准备】 1.检
4、查预习单,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2.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完成预习单。(收集关于重阳节、王维等资料) 2课时第课时 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多音字“重”的读音。指导“佳、幼”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体会“文包诗”的特点,通过诗文对照,抓住一些关键词,借助语境、联系生活等方式,揣摩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感情。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体会诗人身居异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理解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难点】 结合“文包诗”的特点
5、,诗文对照,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在角色体验中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思念亲朋的思想感情。方法一 板书课题,了解出处,导出古诗。 1.教师板书课题(重点规范指导“佳”的写法和注意事项。)齐读课题。 2.这句诗出自哪首诗?(教师出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范读、生齐读。 3.师生交流王维的资料,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 过渡:都说诗缘情而发,每一首诗都寄托了诗人的一种情感。关于这首古诗,又隐藏着一段怎样感人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少年时的故事吧! [设计意图] 从“佳节”入
6、手,回忆学生欢度佳节的情景,然后,笔锋一转,揭示王维在重阳佳节的感叹,引出课题,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方法二 感情调动,导入课题。 1.板书“佳节”。 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 2.师: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不过,唐朝有位诗人(课件诗人背影)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每逢佳节倍思亲”)熟悉吗?哪儿见过?(课件古诗) [设计意图] 从儿童的生活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想像,促进学生感悟,朗读时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让学生练习时充分利用课文插图以
7、及课外活动经历等资源,鼓励他们用上课文中的一些词语,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验,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 3.板书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检查自学。 (一)回顾课文,自定目标,自找方法。 1.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大声地朗读全文。注意读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读完了课文,再看看这首诗,你有什么发现吗? 指名说。(引导学生找到诗句与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3.教师解说“文包诗”。 4.像这种类型的课文,你们还读过哪些?(学生纷纷说出《英英学古诗》等) 5.师:你认为学习这篇课文该
8、完成哪些任务? 预设:(1)正确地认读生字词。 (2)把课文读好。 (3)领悟课文里的意思。 (4)能熟练地背诵古诗。 (5)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 (板书:读、悟、解、背) 6.同学们,这既是要完成的任务,也是我们读懂课文的方法。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以学定教。 1.检查生字与书写。 (1)根据预习单交流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 (2)展示预习单上学生对难写生字的书写,并由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