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初探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初探

ID:35717642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4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初探_第1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初探_第2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初探_第3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课堂导入初探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那么,如何在一堂语文课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关键点在于利用好课堂导入这一环节。   现代教学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课堂导入环节对学生有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课题的作用。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提到:“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

2、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由此可见,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环节,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环节无疑可为整堂语文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于对课堂导入的上述认识,我在自己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从学生自身写作和经历导入,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和理解。   1.从学生的自身写作导入。   “武松打虎”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学生在连环画、动画、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中对此故事已有所了解。然

3、而,如何让学生从语言角度体会《武松打虎》的精彩之处呢?这也是本篇课文最主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课堂导入中我先让学生尝试着写出自己印象当中武松打虎的场景。   从学生五分钟左右的当堂写作情况来看,有的学生只用了一句话:“武松上前一拳就打死了老虎。”学生认为这样写直截了当,最能体现武松的勇猛和力气;有的学生则用了较多的动词,如“抓”、“打”、“踢”等来描写。   于是,再让学生阅读原文中作者的描绘,通过和自己写法的对比,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课文中在武松打虎之前先有对老虎的一段描写——这是侧面描写,把老虎写得越猛就越能体现后来武松打虎的勇猛,这是其一

4、;其二,课文的描写中有一个“被动”的“闪”字,可见武松打虎时并不全是“抓”、“打”、“踢”,一味向猛虎“主动进攻”,这表明武松既有勇猛的一面还有机智灵活的一面,再反观“武松上前一拳就打死了老虎”,看似勇猛却不符合常理。还有,文章中写武松打虎过程中也是一波三折,比如武松打虎一开始却是“断了哨棒”,增加了“打虎”的难度,扣人心弦,也将故事逐渐推向高潮。   总之,在课堂导入中,对于熟悉的题材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一写,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体会课文的精彩之处,这正是体现了王荣生教授所说的以学生“学的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2、从学生的自身经历导入。 

5、  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人对“名”的重视,也表现在给人取名字上。我在给学生上《孔乙己》一课的课堂导入中,便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名字的由来。学生的发言中有的说自己的名字是父母对自己的祝福;有的说自己的名字是父母对自己的一种期望;还有的说自己的名字和出生的季节、节日以及家里的情况有关。显然,学生的名字里面大都包含有一定的寓意,即父母长辈对自己美好的祝福。   继而,谈到鲁迅这篇小说的题目——“孔乙己”名字的由来:关于“孔乙己”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孔乙己”。那么,“孔乙

6、己”这个绰号有又有何种寓意呢?   我随后让学生看一看“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名字由来,学生找到原文后马上就能理解到:第一,他的名字和自己相比,是“别人”取的,不是父母所给,当然也无所谓父母对他的祝福和希望;第二,从课文中“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和“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起众人都哄笑起来”等句来看,别人给他取的这个“半懂不懂”的名字,实际上也寓意了众人对他的嘲笑。   其实,鲁迅文章中出现的人名大多具有这样的特点。比如《阿Q正传》中,阿Q本来姓赵,可赵太爷不让他姓赵,就把他的姓氏随随便便给剥夺了,

7、体现出阿Q地位的低下;另外一方面,“Q”又是那个时代脑后拖着一条长鞭子的中国人面目的一副画像,愚昧、落后,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又如《药》里面,“夏瑜”的原型是“秋瑾”,这一点也可以从名字里面体现出来:“夏”与“秋”相对,“瑜”和“瑾”都是一种美玉,词意相同,在古人字号中也常常连用,如《三国演义》中周瑜,字公瑾;除此之外,小说中的“华老栓”与“夏瑜”两人的姓又是“华夏”一词的拆开,“夏”家的不幸同时也是“华”家的不幸,也就是华夏民族的不幸。   这样,从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入手,进而讨论到鲁迅笔下“孔乙己”的命名,学生不仅觉得新鲜好奇,而且对理解课

8、文的立意也会更为深刻。另外,对他们今后阅读鲁迅和其他在作家的文章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从调动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