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696242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13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教学设计市十一中米艳【教材分析】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它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这一时期有两大特点,即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本课侧重民族大融合这一特点,介绍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两个内容。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重要基础。具有知识的延续性和铺垫性。【学情分析】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信息高度共享的时代。他们喜欢鲜明的、时尚的、古朴的、未知的一切
2、。因此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历史资料,创设历史情境,从而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正确识读“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看图说出“五胡”的名称及分布的地区,掌握识别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2)掌握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措施。(3)分析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识图,具体感知这一时期北方民族融合的情况。(2)采用问题探究学习法,从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等多角度对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提出各自的见解。(3)通过共同分析北魏孝文帝
3、汉化措施的影响,学生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4)通过思考“你如何看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具体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明确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2)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影响【教学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教学方法】问题与启发式教学法、师生合作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
4、课:从“中华民族”和“汉族”的概念引入民族迁移、汇聚的内容,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讲授新课: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WORD格式---可编辑---上节课中我们了解到魏晋南北朝时北民南迁是因为躲避北方战乱,那东汉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有哪些少数民族内迁?内迁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西晋政权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态度如何?(读书,归纳)1、中原王朝招抚或强迫内迁。2(结合《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回答)匈奴、鲜卑、羯、氐、羌,又称为“五胡”。3(展示: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指导学生读图例,找
5、河水、洛阳等标志地名,指出“五胡分布)远离故土,来到陌生的地方生活,这些少数民族能很快适应吗?他们和汉族的生活习惯有区别吗?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生活习惯区别在于:游牧与定居,畜牧业与农耕,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语言不通、价值观念,饮食等。西晋政权对内迁各少数民族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向他们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为奴婢。这样加剧了民族矛盾,也激化了阶级矛盾,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同时导致了中国历史的又一次大分裂局面的形成。(展示组魏晋时期政权分布图)并指导学生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政权更替流程图。教师:在
6、长达数百年的冲突与交往中各族人民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发展的总趋势是各民族逐渐融合。政权更迭频繁与民族逐渐融合是魏晋时期的两大显著特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推动民族融合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下面,我们就以鲜卑族为例,了解当时民族融合的情况。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1.鲜卑族——从大兴安岭走来的民族。鲜卑族人的发祥地是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方向9公里处的嘎仙洞。可见古老的鲜卑族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公元386年鲜卑族的拓跋部在北方建立了魏国,定
7、都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鲜卑的文化极其落后,统一北方后,摆在鲜卑面前的最大的难题是如何稳定政局,巩固统治。北魏历史上两位杰出政治家冯太后和孝文帝显示出了他们的高瞻远瞩。冯太后掌权时就已积极学习效仿中原汉族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督促年幼的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公元471年,拓跋宏即位,称孝文帝。生于467年,卒于499年,他四岁即皇帝位。即位19年时,冯太后去世,开始独揽朝政。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魏书》说他“雅好读书,
8、手不释卷。五经之意,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才藻富瞻,好为文章,诗歌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孝文帝亲政后,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汉化改革。2.北魏孝文帝改革魏孝文帝是一个在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为此,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