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686614
大小:28.9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12
《江苏2017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简述:中国社会近现代化问题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上:工业化——富强;政治上:反侵略——民族独立,反封建——民主自由;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解放。思想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前提。社会习俗上:衣食住行。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1840——1949年)1.经济近代化——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2.政治近代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参见专题一)。3.思想文化近代化——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
2、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其中,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杂志,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等。它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4.社会习俗近代化——衣、食、住、行。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1949—
3、—20世纪90年代)1.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1978年)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到1957年,第—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特点:探索中曲折前进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世纪90年代)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①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
4、开。会议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1982年以后,我国农业生产终于摆脱长期停滞的困境。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规定了国有企业改
5、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此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③对外开放的窗口: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三、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1.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
6、了道路。2.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3.人民公社化(从1958年到改革开放前):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人为地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
7、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四、启示:1.改革是强国之路;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4.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5.关注民生等。【练习】1.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以“求富”为目标创办的民用企业有( )A.轮船招商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B.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C.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8、 D.严复翻译出《天演论》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三民主义 D.社会主义 4.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 )A.孙中山 B.黎元洪 C.袁世凯 D.黄兴5.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新青年》的创办 B.陈独秀到达北京C.胡适提出文学革命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