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12.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12.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ID:35682575

大小:913.1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11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12.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1页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12.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2页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12.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3页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12.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4页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12.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12.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6·安徽联考)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小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的左下角有一实线为我国春小麦与冬小麦在地域上的分界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B.地形C.降水D.热量2.东北小麦比南方小麦营养价值高的主要原因是(  )A.品种优良,精耕细作B.生育期长,光照充足C.生长期长,日温差大D.土壤肥沃,降水丰富【解析】1选D,2选B。第1题,华北平原冬季气温较东北平原高

2、,因而二者在地域上的界线主要受热量的影响。第2题,东北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生长期短,但作物生育期长,加上夏季白昼长,光照充足,日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有机质的积累,所以小麦营养价值高。【误区警示】生长期与生育期的区别生长期是指农作物能够生长的时期,生育期是指作物的生长周期即某作物从播种出苗到成熟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所需的时间。【加固训练】(2015·东城模拟)我国某大学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分布图的绘制。读该分界线西段、中段、东段示意图,回答(

3、1)、(2)题。(1)该线最有可能是我国(  )A.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B.人口分界线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2)导致该线西、中、东段南北宽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的差异B.海拔高低的差异C.纬度位置的差异D.大气环流的差异【解析】(1)选A,(2)选B。第(1)题,图中分界线主要呈东西走向,因此其两侧的地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南北差异,我国水田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旱地集中在北方地区,因此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界线呈东西走向;我国人口分界线为黑河-腾冲一

4、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与我国东部陆地轮廓走向接近;图中分界线与海洋相连,属于外流区。第(2)题,该线西、中、东段海拔高度逐渐降低,中、西部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南北方向温度变化大,导致水田与旱地的过渡界线窄;东部地区为平原,南北方向温度变化小,水田与旱地的过渡界线宽。  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1956年~1996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读图完成3~5题。3.与1956年相比,1996年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的空间变化特点是(  )A.由沿海向内陆扩展B.由中部向四周扩展C.由南向北扩展D.由

5、西向东扩展4.比较两幅图,可推断三角洲形态变化的原因是(  )A.修建护海大堤B.河流堆积作用C.海浪堆积作用D.海平面不断下降5.黄河河口附近的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B.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解析】3选A,4选B,5选A。第3题,结合图例可知,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1956年主要分布在沿海,1996年内陆分布增加,所以空间变化是由沿海向内陆扩展。第4题,通过两图对比可知,海域面积缩小,三角洲面

6、积增大,主要是黄河泥沙含量高,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第5题,图中湿地破坏严重,面积减少,所以黄河口附近建立湿地保护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黄河口附近泥沙沉积量大,不适合建设大型海港;黄河附近是淡水,且多淤积,不适合滨海旅游;河口三角洲开垦为耕地,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结合下面两国简图,回答6、7题。6.影响两国聚落或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河流D.矿产资源7.甲国与乙国相比(  )A.农业生产水平高B.第三产业比重高C.人口密度小D.高科技产业比重低【解析】6选B

7、,7选D。第6题,甲国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聚落都分布在地形平坦的沿海地区;乙国多山,城市也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因而地形是影响两国聚落或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因素。第7题,结合海陆轮廓可知甲国为斯里兰卡,地处南亚,人口密度大,为发展中国家;乙国为新西兰,为发达国家;斯里兰卡的农业生产水平、第三产业比重和高科技产业比重都低于新西兰。【加固训练】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地图。读图完成(1)、(2)题。(1)对图示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区域地形因流水作用,多以平原和丘陵为主B.甲区域河流有结冰

8、期,乙区域河流无结冰期C.两区域夏半年主要受偏南风影响D.两区域均以常绿阔叶林为主(2)对甲乙两地社会经济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地老龄化严重,为人口净迁入区②乙地产业结构调整,为人口的净迁出区③甲地乳畜业发达,商品率高④甲地城市化速度快于乙地⑤两地资源丰富,工业发达⑥两地水运交通便利,航运发达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③⑥【解析】(1)选C,(2)选C。第(1)题,甲区域是西欧平原,乙区域是长江三角洲,都以平原为主;都无结冰期;两区域夏半年主要受偏南风影响;区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