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678259
大小:5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11
《留学生中国文化概况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文化概况》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教育层次:专科层次学制:3年适用对象:初中起点高职□中职起点高职□高中起点高职■课程教学时数:32学分数:2制订或修订执笔人:系(部)教研室主任审核意见系(部)教学主任审核意见完成日期:审核小组: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日期:签发人:签发日期:--《中国文化概况》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文化概况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32学分:2适用专业:全院所有专业一、课程名称中国文化概况二、教学时数总学时32节,周学时2节,学分2分。三、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中国文化概况》是按照20
2、00年1月31日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令第9号《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中“中国概况应当作为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的必修课”的要求,为全校留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二)课程任务《中国文化概况》课程以社会、文化为纲,从中国地理、历史、思想、文化、习俗、科技、政治制度等多方面系统概括和分析中国的社会与文化方面的种种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留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提高留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扩大留学生的文化知识面,促进汉语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四
3、、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水平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知识水平教学目标为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系统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社会习俗、以及经济、教育、文学艺术、家庭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使留学生对汉语有一种理性的理解,对中国有一个客观的认知,扩大留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面,巩固和提高汉语水平。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中国概况与文化课程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汉语应用能力——通过教师汉语授课、教材文本的阅读,小组讨论以及社会实践,全面提高留学生汉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2)跨文化交际能力—
4、—通过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概貌,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3)客观的评价能力——通过让留学生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的了解,让留学生科学、客观地评价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形成客观的评价能力。3、素质培养目标通过中国概况与文化课程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下素质:(1)文化素质——通过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概貌,培养留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2)文化接受性——通过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介绍,让学生形成对于不同的文化所持的敏感的、宽容的态度。五、教学内容与教学
5、基本要求章次教学内容学时第一章国旗、国徽、国歌2学时第二章中国行政区域划分2学时第三章中国地理与资源2学时第四章中国的人口、民族与语言文字2学时第五章中国的历史2学时第六章中国的政治政治制度2学时第七章中国的经济2学时第八章中国的外交2学时第九章中国的科技2学时第十章中国的教育2学时第十一章中国的传统思想2学时第十二章中国的文学2学时第十三章中国的艺术2学时第十四章中国的习俗2学时第十五章中国的体育健身2学时六、教学方法和建议本课程是一门理论(含实践)的课程,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应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探究
6、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和推行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和相关视频的播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要根据课程特点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参观博物馆、电视台、企业、参加各种汉语比赛,教师与留学生共度中国传统节日,学习书法、太极拳等,通过这些活动,将课内、课外、社会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中国的认知和汉语水平。--七、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为考试,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而成。平时成绩占40%,由出勤、平时作业、小组讨论表现、参与实践情况四方面合成,期末成绩占6
7、0%,考试方式是开卷,增大试卷容量,学生可以借助词典,侧重考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和汉语的读写水平。八、教材和参考资料1、教材宁继鸣主编《中国概况》,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版。2、参考资料(1)王洪顺主编《中国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2)夏自强主编《中国概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张秀平、王乃庄著《中国文化概览》,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4)商务印书馆编《中国文化史丛书》,1991年版(5)叶朗、朱良志著《中国文化读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8、版(6)陈美东等编著《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版(7)潘吉星著《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参考网站(1)中国文化部官方网站http://www.ccnt.gov.cn(2)中国文化网网页http://www.chinaculture.org(3)中国网网站http://www.china.co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