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525597
大小:9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5
《团队建设→有效的团队建设及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在“细”字上下功夫,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摘要]中小学生的教育和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大问题,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在一个“细”字上下功夫,把他们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使他们成为身体和心理都健全的有用之人。[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小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小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
2、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调查表明,约20%的中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在学生中,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很差和较差的比例在人际关系六项调查指标中都排一、二位;小学生的“孤独”、“考试焦虑”、“敌对”以及初中生的“交往焦虑”、“敏感性”、“考试焦虑”、“敌对”等严
3、重的情绪问题,在情绪状况调查的八项指标中都排前列。[1]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目前,各中小学6普遍采取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等措施,为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保证。但要想把这些措施真正落实到位,还必须在一个“细”字上下功夫。一、建章立制要“细化”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中
4、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要落实这个精神,实现在中小学中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必须有一定的制度、组织领导机构和专兼职人员作保障。制定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计划,研究和落实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方法和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学校要建立起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并明确具体的工作职责,党政负责人要全面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要在校长的领导下,明确核定出从事心理健康教师(人员)的工作岗位和编制数,使其有名有实。要建立起共同协助心理健康教师(人员)工作的工作制度,实践证明:领导重视、建立好共同协助的工作制度是开
5、展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因为学生的心理活动,实质上是学生心理需要与客观现实相适应后所产生的学生行为载体。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必须要抓实、抓准学生的行为,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所以,只是靠几个心理健康教师(人员)孤立工作显然不可能抓住全体学生的行为特点,这就需要学校全园的通力协助才行。应组成一个在党政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由政教、班主任、具体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人员)共同协同工作的专门机构,具体可由主任、专职教师、兼职辅导人员和资料员等组成。建立起家长(社区)委员会的外围机构协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定期对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进行
6、评估。建立日常工作制度。一是形势分析制度。结合学校安全工作,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势分析会,根据不同时期明确形势任务,突出工作重点。二是谈心制度。要求责任人(老师)定期与工作对象(学生)谈心,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心理活动,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三是定期家访制度。要求相关老师定期走访学生家长和电话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家庭现状和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落实到位。 6二、营造环境要“精细”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
7、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但是,有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不够的,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创设育人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