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78621
大小:58.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江苏省丹徒区世业实验学校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第三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九年级语文学科复习学案期末复习(第三课时)一、看书后检测:1、自主复习第三单元生字词,将重点词语记录在下面,并相互默写。2、自主复习第三单元必背语段,将容易默写错误的语句记录在下面,并相互默写。二、当堂检测: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江风海韵,风光qi()丽。南通城中心的濠河风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30华里的濠河环抱南通古城,被国内外游人yu()为“少女脖子上的f6i()翠项链”,正在规划、开发的沿濠河博物馆群将赋汕()南通城更深的文化内涵。2、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10分)⑴,恒兀兀以穷年。⑵衣
2、带渐宽终不悔,o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⑷业精于勤,荒于嬉;o⑸众里寻他千百度。,。⑹,;行成于思,毁于随。⑺无学问的智慧,,。3、阅读《小议传统读书教育》,完成习题。(9分)小议传统读书教育周远斌①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②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也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此吋期
3、读的。胡适四岁入私塾,期I'可读完了四书五经、《孝经》和《资治通鉴》。③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怠以枕,餐以饴”,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与其童年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④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人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
4、,才能融会贯通,章学诚深知记诵之重要,把记诵比作“学问之舟车”。⑤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五四”以后,朗读渐不为读书者所重。⑥古代读书,更重学养。诵诗读书以养心缮性,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钱基博先生继承了古代的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特别重视学养,曾言:“学徳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⑦记诵乃积累之功,朗读乃反复之功,学养乃学识修为之功。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会有更大的进步。(选自《作家报》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2、文章④⑤⑥三段分别是从那两个角度论
5、述古人读书的?从语义上说,三段杲什么关系(3分)3、谙你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4分)4、阅读议论文,完成习题。(11分)阅读就是阅世①1978年,我16岁,正当少年。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读过的书是可以跟人一辈子的。所以,类如浮士徳的永恒冲动,曼弗雷徳的孤高厌世,还有哈姆雷特的不断怀疑与反省,成为我口后一再提及的永恒记忆。当然,那样年代屮的成长并不轻松。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贫瘠,都使人脆弱而易感。读书无疑加重了这种感触的分量。但当时的感觉,生命本来就需要伤感的滋养。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
6、及其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反为旷达。这种情绪转换带出的刺激与快感,难以言说。②今天的孩子,二十多岁了,通常还幼稚率薄。听说狄更斯们可以为一个街区的拐角写去几千字,就问:写一些这样的文字,有什么意思?还有,像罗曼•罗兰这样,让克利斯朵夫与安多纳徳错失在两列相向而开的火车上,一如自己玩剩下的小把戏,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创意的安排呀。③其实,快乐满足的仅是感官,经典满足的才是心灵。每次与经典相遇,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这一点,他们能知道并愿意知道吗?特别是,当他们的阅读通常不再及此,并因这种不及,不再认为经典之于人生有多重要的时
7、候。④结果自然是金人担忧的。许多孩子除了在屮学文学课上读过一些经典(通常是快读速读),在电视上看过一些经典(通常是戏说歪说),再没有开卷有益的经历;杜威视读书为探险,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但孩子们只拿书作消遣;笛卡尔说“读杰出的去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豚交谈”,但他们把与书交谈的时光变成了游戏的时光。于是,这些现象所表明的认知的肤浅,已经造成这个吋代思想的贫薄与文化的匮乏,而这种贫薄与匮乏,又必定会延缓和阻碍一个民族的心智成熟。⑤但我们也不失去希望。应该相信,总有一个时刻,人们得安静下来,为人生的意义而苦恼。总有一天,人们得
8、重新认识读书与人生的意义,并由衷地体会到,若自己内心没有的东西,谁都不可能颁赐给你。⑥契合着个人的经历,最近曾再读但丁,《神曲》“地狱篇”的第一段说:“就在我们人生的屮途,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屮醒悟过来,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许多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