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船舶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池州市船舶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ID:35230466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2

池州市船舶工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1页
池州市船舶工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2页
池州市船舶工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3页
池州市船舶工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池州市船舶工业发展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池州市船舶工业发展调研报告船舶工业是池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良好的船舶工业能为池州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安徽省船舶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蓝皮书中,明确将池州市列为沿江重点船舶工业发展地区。船舶工业的发展受自然资源、产业基础、政策导向影响较大,因此综合分析各方面利弊因素,正确认识池州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制订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对发展池州船舶工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池州船舶工业的发展现状目前,池州有11家造船厂坐落在池州市的三块船舶工业基地,其中东流船舶工业基地有具备二级Ⅱ类资质的安徽东华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东至世平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两家造船厂;贵池船舶工业基地有

2、3家,为具备二级Ⅰ类资质的安徽中耀美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具备三级Ⅰ类资质的池州市新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具备三级Ⅱ类资质的池州市造船厂;乌沙船舶工业基地有6家,其中池州市同乐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和池州市中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具备二级Ⅱ类资质,其余四个船厂(池州市瑞洋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中远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池州市天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安徽省金朝造船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投入生产。二、发展船舶工业的优势(一)自然环境条件池州,作为一个沿江城市,其发展船舶工业优势明显,一是池州长江岸线资源丰富,有三分之一的岸线岸坡稳定,水陆域建厂建港条件优越。池州市长江岸线总长162公里,

3、其中,水深大于8米的深水岸线25.2公里,水深5—8米的岸线26.6公里,沿江圩区平原1000多平方公里,水陆域条件十分适合发展船舶工业;二是区位优势显著。池州毗邻“长三角”,是安徽沿江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接“长三角”地区资本和产业转移的前沿,特别适合沿海造船产业的梯度转移;三是配套能力强。长江流域钢铁工业十分发达,同时,零部件生产企业众多。(二)经济环境条件1、群体优势。目前池州市船舶工业基地已落户船舶修造企业11家,总投资已达18余亿元,全部建成后可容纳15家大中型船舶修造及相关配套企业,解决3-4万人就业,年修造能力200万载重吨,具备一定规模。2、人力

4、优势。船舶工业基地所在的位置,人口较多,长期以来形成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可为造船业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3、领导重视。上至市委市政府下到船厂所在地的镇政府都对基地建设高度重视,比如贵池区乌沙船舶工业基地成立了船舶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成立了专门管理办事机构贵池区船舶工业基地管理委员会。主要领导多次到基地建设现场进行调研,组织召开协调会,现场解决问题,对基地人员、财政给予特别政策。4、政策优越。池州作为一个新兴城市,其本身招商引资政策就极为优惠,现在对于船舶工业除执行池州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外,实行对亿元以上企业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政策,税

5、收政策较周边地区从优对待,优先解决用地规模,用地指标、用地价格从优,承包办证,最大程度考虑、保护投资者利益。从优从快解决基地建设中的用地、用电等问题,对干扰基地建设行为从严从快处理,发展的软环境优越。基地设立伊始,就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始终坚持把一切方便让给企业,把一切困难留给自己,企业在生产上真正关心、经营上真正支持、生活上真心照顾,真正实现企业入驻无门槛、企业发展无障碍、企业营运无干扰。三、船舶工业的问题(1)船厂自身的问题1、企业素质相对较差,缺乏竞争力。企业生产效率低,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造船模式相对落后,比如目前池州市的

6、所有船厂都不具备分段建造的能力。面对竞争激烈但发展形势看好的船舶市场,企业缺乏全面应对能力的素质;2、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抑制了船舶工业深层次发展。船舶工业技术基础薄弱,管理理念陈旧,船舶技术的研究、开发、储备不足,装备水平相对较低,船舶设计、生产周期长,大部分船舶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局面亟需改变;3、科研教育机构缺乏和人力资源培养后续力不够,降低了船舶工业参与竞争的能力。目前,池州市没有一家专业船舶科研设计院所和船舶工业教育培训机构,造船人才的培养后续力不够,制约船舶工业的发展。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数量极少,很多新建的船厂连厂方质检人员都没有,难以满足现

7、代化船舶制造企业的发展需求;4、经验造船现象严重,目前,池州的很多船厂都是现场的施工人员只顾自己造自己的,不按照图纸的船体构建进行施工,经常造成应力集中部位达不到强度要求,从而不能通过船检局的审核,导致重新整改施工,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2)外界产生的问题1、缺乏船舶配套生产企业和流通机制,延滞了船舶工业整体效益的提高。船用配套设备均来自江苏、浙江、安徽芜湖等配套企业,增加了企业的生产运输成本;2、融资担保是制约造船业发展的“瓶颈”。船舶工业属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技术改造、基础设施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企业发展需大量资金,融资担保成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