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975318
大小:5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15
《走出散文史及研究的困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页眉走出散文史研究的困境(二)(2007-04-1913:22:12)转载分类:文学遥望贰二十世纪中国散文史研究的业绩一、本世纪前八十年的散文研究前八十年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本世纪初到1949年为止;第二阶段:从1949年到1979年。第一阶段是古代散文向近代散文的转化时期。其重要特征是散文的观念介于古典与现代之间,表现为双重的色彩。陈柱《中国散文史》和方孝岳《中国散文概论》可以推为代表。陈柱《中国散文史》,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收在“中国文化史丛书”第二辑,上海书店1984年复印。作者序中称
2、:“吾国文学就文体而言,可分为六时代:一曰骈散未分之时代,自虞夏以至秦汉之际是也。二曰骈文渐成时代,两汉是也。三曰骈文渐盛时代,汉魏之际是也。四曰骈文极盛时代,六朝初唐之际是也。五曰古文极盛时代,唐韩柳,宋六家之时代是也。六曰八股文极盛时代,明清之世是也。自无骈散之分以至于有骈散之分,以至于骈散互相角胜,以至于变而为四六,再变而为八股。散文虽欲纯乎散,而不能不受骈文之影响。骈文虽欲纯乎骈,而亦不能不受散文之影响。”这种分析,代表了本世纪初叶的学者对于散文史的总体认识。而方孝岳的《中国散文概论》十万字,实际上是议论体
3、散文史,涉及的范围还比较狭窄。这个时期还有几部重要的散文史研究专著,其中以刘麟生的《中国骈文史》和陶秋英《汉赋之史的研究》为代表。....页脚...页眉刘著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84年列入上海书店“中国文化史丛书”重新印行。全书十二章:一、别裁文学史与骈文;二、古代文学中所表现之骈文语气;三、赋家奏疏家论说家暨碑板文字;四、所谓六朝文;五、庾信与徐陵;六、唐代骈文概观;七、陆贽;八、宋四六及其影响;九、骈文之中衰----律赋与八股文;十、清代骈文之复兴;十一、骈文之支流余裔----联语;十二、今后骈文之展
4、望。这是本世纪第一部骈文史著,所以占有重要地位,吴先宁君对这部著作的特点和成就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著者跳出骈散二体孰优孰劣的论争的窠臼,不执门户之见,以客观的态度,把骈文作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来研究,而不像此前有些著作,写骈文史是为了“鼓吹”骈文,把它作为补救时弊的妙方。作者认为,骈文的产生发展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一“光明独立之史绩,”它与散文的发展是互相影响借鉴的关系,所以,无论从骈文本身来说,还是对于散文史的研究来说,对骈文作一综合研究,是不可缺少的。以史的客观眼光来研究骈文史,是本书的一个贡献。第二,这部著作
5、第一次对骈文发展的历史脉络,作了比较清晰和细密的揭示。作者认为,先秦古文中出现的骈行语气,是骈文产生的渊源;两汉赋家奏疏家的作品,则基本上形成了骈文的体式规模;至六朝,骈文的发展臻于极至,其形式最为圆满;唐代骈文发展多途,初唐承六朝余绪,文多纡丽,至燕、许大手笔出来,则博大昌明而趋于典重,晚唐之温、李,又以博丽为宗。宋代骈文受散文的影响,其特点为偏重气势和议论,故又自成一个阶段。元明骈文,主要为律赋和八股文等科场文字所垄断,最不足观,故为骈文的中衰阶段。清代骈文,起元明之中衰而复振,是骈文的复兴阶段。这样,就把数千
6、年骈文的历史,作了一个清楚的勾勒。对于骈文各个发展阶段的总体特色,作者指出汉梁骈文“雄深雅健”,东汉渐离浑朴厚重而趋于“峻整”,魏晋南北朝,则由“整丽”而“轻倩”,臻于美文之顶点。唐代因词藻胜于气势而典丽,宋代则气势太盛而至劲直犷悍。清代骈文中兴,而仍有词藻胜于气势之不足。如此等等,这些概括大都是很精当的。第三,该书对骈文文体的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分析,并且多举范文为例,对于初步接触骈文的读者,提供了阅读、欣赏骈文、增加感性认识的机会。另外,作者还提示气势和词藻是鉴赏骈文、辨析风格的两大要素,这对于骈文的分析和
7、研究确实是找出了关键所在。这部著作在取材和论述的范围方面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即那些奏疏、驳论、诏诰以及碑铭哀诔等,是否也应该在其中加以论述?对于一部“别裁文学史”来说,这些文章从体裁到内容从严格意义上说很难说是纯粹的文学作品,但是从文体上来说,他们确实又是用骈文文体来写的,包括了这一文体所需要的全部要素,论述骈文的历史,也很难规避他们。如何在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是今后骈文史写作的任务之一(《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该书提要)。陶著中华书局1939年初版,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再版,改名为《汉赋研究》。这是最早
8、的汉赋专史,主要成就在对骚体赋的研究和赋源于“隐语”说的推阐,特别是其持“言情”的艺术标准,扬弃“传统的文以载道的观念”,确认汉赋的美文特征,具有现代文学批评的眼光。比如她把汉赋分成四种类型,即骚赋、司马相如赋、王褒赋、荀卿赋,虽大体本于《七略》,而又有所创新。另外,较早地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赋体作综合的考察,也是本书所作的较早的尝试。全书三篇十章。第一篇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