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诉讼电子证据

论刑事诉讼电子证据

ID:34731660

大小:1.35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3-10

论刑事诉讼电子证据_第1页
论刑事诉讼电子证据_第2页
论刑事诉讼电子证据_第3页
论刑事诉讼电子证据_第4页
论刑事诉讼电子证据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刑事诉讼电子证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单位代码10475学号104754110095分类号D915硕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论刑事诉讼电子证据专业学位领域:诉讼法专业学位类别:法律硕士申请人:刘潇一学业导师:吴泽勇教授职业导师:石超亭二〇一三年六月TheoryOfCriminalElectronicEvidenceADissertationSubmittedtotheGraduateSchoolofHenanUnive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JurisMasterByLiuXiaoyiWuZeyongShiChaot

2、ingMay,2013关于学位论文独创声明和学术诚信承诺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在此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不存在舞弊作伪行为,文责自负。学位申请人(学位论文作者)签名:201年月日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

3、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以供公众检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获得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201年月日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201年月日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计算机以及各种电子设备整合成的网络依赖性也日渐增强。“上网”已经成为一

4、种时尚,网络技术也正以惊人速度渗透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乃至思维方式。与此同时,有关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违反犯罪案件也日渐增多。其中,作为一种全新的证据形式,电子证据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其他证据不同,电子证据自身所固有的无形性、多样性、客观真实性、脆弱性等特性给刑事诉讼实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司法实践中,电子证据往往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关键证据甚至是唯一证据。鉴于此,如何理解并界定电子证据的概念,如何完善电子证据的适用规则,如何判定电子证据的证明力与可采性等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就显得更为重要与迫切。本文旨在从刑事诉讼法学的角度出发,试图在社会进步、信息技术和证

5、据制度发展的要求下,以2012年新刑诉法通过的对电子证据首次给予承认为契机,肯定法律对电子证据的认可对司法实践有着重大指导作用,明确了电子证据在本质上是电子数据,并通过对电子证据的特点及其内在因素的研究,对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一个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对司法实践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具体论述如下:第一部分:导论。基于国内外学者的不同论述,结合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将电子证据界定为由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产生的或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紧密联系的,并且能够以其记录的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电子信息或数据,并指出电子证据具有无形性、多样性、客观真实性、脆弱性

6、等多个特点。之后,还论述了电子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为后文进一步的展开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该部分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探讨,重点介绍了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几种理论:书证说、物证说、视听资料说、鉴定结论说、混合证据说与独立证据说,并对以上学说分别论述。在此基础上,主张应当电子证据以独立的证据地位。事实上,我国法律也明确赋予了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第三部分:我国司法实践中电子证据面临的主要问题。该部分主要从我国立法现状与司法现状两方面展开分析。从立法角度来看,指出我国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主要存在立法落后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关法律之间的冲突

7、、某些方面存在立法空白等等I问题。从司法方面来看,主要存在犯罪现场难以确定,证据保全难度较大,取证技术力量不够等问题。第四部分: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证明规则。这一部分主要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出发,结合国内外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提出了电子证据的可采性与证明力的标准。具体地说,主要从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与真实性四方面审查电子证据的证据能力;还提出了电子证据的可采性标准,即分别从可靠性与完整性两方面审查电子证据的证明力,为解决电子证据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电子证据立法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