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比较行政学-脱水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比较行政学的范式问题历史与行政学院普瑞敏1.1“元理论”层次的争论*所谓“范式”(Paradigm),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是指研究者所将定、接收和采用的基本信念、概念、模式、理论框架、价值取向和研究方法。*Paradigm源于希腊文,有“共同显示”的意思,引申出模式、模型、范例等含义。*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或学科的研究者群体在某一时段所共同持有并尊奉的特定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行为方式。包括: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共同的信念和理念;共同的自然而然及其形而上假定。*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范式演变”:*“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进展,几乎都伴随有研究方法的重要进展;反之研究方
2、法的每次发展又总是使人类对自然规律普遍性的认识更深化一步”*范式A——常态科学——异例——危机——革命——范式B*范式为科学家的研究确定了问题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准则。能否拥有范式是科学是否成熟的标志。*范式的三个特性:范式之间不可通约性。范式内部的一致性。范式的共识性。*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新右派的政治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的经济主张、现实政治改革压力的影响下,西方出现了政府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NPM)在公共行政领域粉墨登场,对传统公共行政学造成巨大冲击,因此有学者开始从“范式”的高度来认识新公共管理,认为它的出现是行政学的新范式的变革。*范式涉及本体论、
3、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向度的问题。本体论——真实性,现实世界的形态和本质为何认识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方法论——研究者理解研究对象的方法及其依据元范式(Metaparadigm)对社会科学最基本、对其他相关问题有着制约作用的问题的追究。1.1.1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是孔德。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理论来源于经验主义哲学。*科学研究的唯一目的就是发现自然规律或存在于事实中的恒常关系,而这只能依靠观察和经验才能得到。*在研究对象上,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社会事实与自然事实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都具有客观性。*“实证方法”的根本点:就在于它“遵循培根的以被观察到的
4、事实作为一切思维的基础”为方针。*实证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方法、实践方法、比较方法和历史方法。*实证主义社会哲学的宗旨:就是统一科学,使之都具有自然科学(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确实性”和“精确性”。*它比较注意研究的客观性,有利于避免研究者的主观成见对于研究过程的干扰。*实证主义注重直接的经验,强调任何概念都必须还原为直接的经验,有助于科学对于宗教迷信的斗争。*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强调研究社会的过程与研究自然的过程的一致性,有助于提出比较客观的理论,利于理论的检验和理论被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孔德的实证主义的因果观是建立在只承认感觉现象的客观性而否认本质、本原的
5、客观性的理论基础之上。孔德认为,外界事物尽管是人的思维的外在对象,但它们又都是没有什么“本质”或“内在本质”的现象,它们仅仅作为现象而存在。人们进行观察的目的,不是为了从中抽象出它们的本质,而只是描述它们。所以,实证科学只研究怎么样,而不研究为什么。*是一种天真的、原创型的现实主义。1.1.2后实证主义*卡尔·波普尔在批判理性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实证主义是一种“批判的现实主义”。*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但真实性却不一定为人的认识所穷尽。*客观实体是存在的,但真实性却不一定被人所认知,人们了解的真实无非只是客观实体的一部分或其一种表象,因此,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细致严谨的手段
6、通过“证伪”的方式,对不精确的表象不读进行排谬而逐渐逼近客观现实。*唯物的后实证主义: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人的意识而发生改变。“文化客位”。*唯心的后实证主义:客观事实是存在的,但这个客观事实只存在与被研究者哪里。“文化本位”。1.1.3批判理论*批判主义的社会学理论来源于黑格尔的辨证哲学、马克思的批判哲学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其代表人物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姆、卢卡奇、葛兰西。批判理论并不认为自己的理论是社会学理论,而认为自己的理论是社会哲学或是社会理论。*批判理论是一种“历史的现实主义”。本体论上强调客观现实的存在,但在认识论上却特别强调所谓的现实实际上是历史的产物
7、,是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被社会、经济、文化、种族和性别等因素形塑而成的。*在社会哲学的研究对象上,批判理论认为,社会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是对社会中不合理现象的改造。换言之,社会学不是研究一般的社会行动,而是研究能够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批判理论认为,个人都受到社会上某种价值观、世界观的制约,虽然个人并不见得意识到这种制约。*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批判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主体与客体处于互动中,主体在互动中不是仅仅认识客体,而是主体与客体共同摆脱“虚假观念”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