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行止_五行美论之一

水之行止_五行美论之一

ID:34400899

大小:344.9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5

水之行止_五行美论之一_第1页
水之行止_五行美论之一_第2页
水之行止_五行美论之一_第3页
水之行止_五行美论之一_第4页
水之行止_五行美论之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之行止_五行美论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JOURNALOFZHANGZHOUNORMALUNIVERSITYNo.1.2009(总第71期)(Philosophy&SocialSciences)GeneralNo.第1期71张欣: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吏治建设水之行止———五行美论之一张文涛(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漳州363000)〔摘要〕五行美论在秉承了道、阴阳美论的所有精神的基础上,各具体项循道之展开即能成为其重要特征。以水为例,述及作为五行之一的水的美论的三个层次,它们是遭遇美、德性美和灵性美。遭遇美论相通于道及其阴阳之论,德性美为五行共通之领域,至于第三论———灵性美则是水

2、作为五行之具体项所专有。〔关键词〕五行美;水之美;遭遇美;德性美;灵性美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8X(2009)01-09-07《管子》对五行之美有一个基本判断,其文曰:“五声既调,然后作立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1]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五行之美秉承了阴阳之美的所有特性,故论及天地之美同样可以在五行中找到根据。五行在展示世界的条分缕析方面甚至超过阴阳,在此,不一一列举每一行之美,只以水之美为例来说明之。话题先从《庄子》说起,其《秋水》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2]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这

3、段引文出现的“美”字,不是现代人理解的从西方学来的美学所研究的美,但是有联系。“秋水”则作为一个水的事情,仅是一个引子,尚不能引发水丰富的意思。“美”的本质一直是个谜,故在此也不能具体指出“美”的定义,只采用美学所提供的指引作用,利用西学的角度从古代的典籍中引发出“美”的大致的含义。这种引发最直观的方法当然是能找到字面上的对位。庄子在此表达的“天下之美”与《管子》的“天地之美”意思一样,指拥有了一个广大的世界并能在这个世界中有所作为,这相通于美学所追求的美的自由感。放在当时的语境并用现在的目光看,此处之“美”能代表古代人对①美的一般看法,同时也能表达今人从古代思想中所能形成的美的大致观念。借

4、助“水”来看美,除了表明古代中国对美的这一般看法外,还试图阐发一下古代美在五行具体境域(如水)中的特色。水之美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②一、水之美在“遭遇”中阴阳五行相通于道,道的核心思想表现为“中和”。古人在对道的描述中,“中和”之道消解了受动者,③也消解了作为动力源的主动者。道场发生处,义理和器物泯然为一。“中和”使得义理与器物增一不为多,减一不为少,两者皆化成道场发生之道器。当然,身心也因道而打开,身心合一所触动之器物,因通于世间[3]一气,气使身心与器物之间无滞无阻,彼此相感相应,互为道器,此道器能观彼道器,彼此相激相射,盈满为道之度。道器在度之内才能成为道器,度因道器的显形而被体悟

5、为度。没有无“中和”为度的道器,亦没〔收稿日期〕2008—10—20〔作者简介〕张文涛(1967~),男,福建省诏安县人,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博士。①《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郭象注“大美”为“覆載之美也”;《论语·里仁》说:“里仁为美”;《孟子·尽心下》说:“充实之谓美”。这三处的“美”都能指向“在具体遭遇中拥有的自由感”。另《诗经·卫风·考槃》的“美目盼兮”与《庄子·则阳》中的“生而美者”之“美”与今人所说的貌美之美意思一样。后一层次完全可以归入前一个意思。②本处“遭遇”的意思可与苏洵“风水相遭”说相引发。③道场系道术的作法场所,此处泛指道的发生境域。·9·2009年

6、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有不以道器为凭的度。在这一层次中,所有道器都能主动获取并走出道之路。圣贤营造的道场,活脱脱一[4]派生动景象,“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都合道理。道场的发生提供给人们一种独特的自由感,我们把这种自由感理解为美感,那么,美在道场发生中。①中国古代“一生式”文化形态下的个体及其一生其实就是《庄子·秋水》写到的河伯居住的那条河,河伯带有强烈的心理融通功能(意思相同于“井底之蛙”、“夜郎自大”),他把小地方变成大天地,从中寻求“天下皆备于我”的意义,似乎有点不切实际,但道家所传达的道不就说过“大智若愚”吗?庄子笔下的秋水似乎仅涉及一简单的自然现象,从中

7、国古代文化观念的具体发生看,水与很多原发性的道场相关,水从自然外貌到观念形态成为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原型”,其流动性与美的自由感在直观层次上就可以神合,所谓[5]“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如对古人心目中的“水”作一较完整的考虑,让水在具体的情景中展示出来,“水之美”的说法是可以成立的。《周易》中的“大川”完全是一个横亘在人们面前与命运息息相关的路标,此外又有很多与“水”有关的风②景,如《乾卦·彖》说:“云行雨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