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4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4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ID:34325691

大小:60.5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5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4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_第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4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_第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4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_第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4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_第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4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4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1919年,身居北京的张某有紧急情况需告知在上海的一位亲戚,他可以选择的方式是()①用飞机传送信件②通过发电报的方式③打电话④依靠驿站和通信局传送信息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修筑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20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了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2011年京沪高速铁路正在井然有序地施工……这一系列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3、下列对“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最准确

2、理解是()A.铁路与火车都以经济掠夺为目的B.铁路与火车都是可以牟利的工具C.铁路和火车带来致富的机会和条件D.铁路与火车意味着消耗大量的能源4、《东方杂志》1917年第14卷第6号登载《参观济南电灯公司记》一文报道:"济南市面,向推西关及西门大街为最殷盛,自胶济津浦相继通车,西关外Z商埠亦日臻发达,马路宽坦,电话电灯之杆线,植立两旁,气象颇觉不寂。”根据材料判断正确的是()A.济南城市的近代化表现在商埠的兴盛上B.济南城市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商埠的设立C.优越的地理环境促进济南城市的近代化D.近代铁路的修建带动了济南

3、城市的发展5、“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6、铁路在中国近代的发展之路充满荆棘,其原因不包括()A.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B.中国封建思想的阻碍C.社会长期动荡不安D.中国暂时没有能力单独设计施工7、2009年12月9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成功试运行,列车时速高达394公里,创造两车重联情况下的世界高速铁路最高运营速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①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

4、变②带來了一些城镇的兴衰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④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8、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民众曾经张贴“掀铁路,拔电杆,紧急毁坏大轮船”,是指义和团()A没有正确区别外来侵略的目的和结果B没有区别开外来的侵略和外的近代文明C没有认清清政府的腐败和资本主义的先进D具有反帝斗争的彻底性9、中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开始于()A外国的在华航运业B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C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D中国的民族工业10、近代,中国的广大内陆地区仍然使用竹排、或牛、羊皮筏子等原始工具运输载

5、客,而不用轮船,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的影响程度不同B人们的思想意识不同Ik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下列各项中,屈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是()①轿子②马车③轮船④汽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反映了()A.中国近代居室建筑的西化倾向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C.西装传人对中国服饰改革的推动D.西方饮食文化传人对屮国传统食俗的影响13、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

6、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A.公共汽车B.飞机C.火车D.轮船14、清朝著名诗人、外交家黄遵宪(1848〜1905年)在诗歌创作方面有一大特点,即好以古诗咏新物,中西合璧,时人曾经评价说这是诗界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描写的是()A.火车B.飞

7、机C.汽车D.电话15、造成近代中国交通、通信发展缓慢的根源是()A.政治腐败B.外国势力入侵C.社会性质D.落后的思想文化16、洋务运动吋期,国内有人反对修筑铁路,“闻泰西诸国专尚机器,如织布、挖河等事,皆明以一器代数百人之工,暗以一器夺数百人之业,夺之不己,又穷其巧为铁路,非外夷之垄断哉!然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其利者也,中国以养民为主,君以利利民而不言利者也。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

8、对这段言论评价最确切的是()A.发现引进现代机器生产将带来的失业问题B.客观分析中西国情下君民关系的不同C.过分强调铁路对传统社会经济造成的冲击D.主张防范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在华垄断17、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白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午,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