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安平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2

河北安平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2

ID:34314754

大小:76.4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5

河北安平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2_第1页
河北安平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2_第2页
河北安平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2_第3页
河北安平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2_第4页
河北安平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2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安平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寡人之于国也》周六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寡人之于国也》年级学科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2、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寡人Z于国也》是苏教版高屮语文必修四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集屮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作为儒家思想千年亚圣的孟子,他的言辞中更多体现着“经世济民”的社会立场。这篇文章闪烁着圣哲思想的光辉与仁爱的博大。教学这类文章一定要能让学人在文言的背后感受并体会到古圣人那颗炙热的心与照耀夜空的灵魂。也就是说,文言文教学应该在教学“文”的过程中落实“文言”,把教学“文言”作为基础手段,把“文化”渗透作为终极关怀。“文言”与“

3、文化”不可背道而驰,顾此失彼,断不可把“文言”与“文化”剥离为两张皮。二者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教学目标1・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2.掌握文中判断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特殊句式。3.通过把握梁惠王与孟子对“民”认识的不同,基木把握孟子的经世济民思想。【教学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教学难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涵。

4、【教法学法】1、诵读教学法。要求做到止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2、点拨教学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勿冏吞枣。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喜欢朗读,但是对于文言文的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可以通过学生反复的朗读,在教

5、师点拨的同时,一步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师生共同分析课文1、分析第一部分(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2)师生问答提问:梁惠王说:“寡人Z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3)板书:梁惠王一■邻国之君「于国尽心移民移粟■■不用心一-民不加多民不加少2、分析第二部分(1)选一学

6、生朗读2、3、4段。(2)师生问答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Z政”并无木质区别的?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如何理解?学生思考、讨论,请一学生冋答。教师明确:孟子通过设喻一一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

7、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提问:同学们,有谁能够举出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个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呢?学生回答。(3)板书:惠王孟子艮不加多?—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够艮移粟)(设圈套)不可兰二二无望艮之多于^国。徒进圈套)3、分析第三部分(1)请一学生朗读5、6、7段(2)师生问答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张。那么,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扌舌几个方面?学生看课文,

8、思考。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冋答)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蹩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明确:“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提问:要想“王道Z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进行回答)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吋,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

9、之出,勿夺其吋,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四组排比句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3)板书:(a)措施不违农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