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166819
大小:7.42 MB
页数:171页
时间:2019-03-03
《中国燕麦产业发展研究——以内蒙古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F303.4学校代码10129UDC338.2学号08100010中国燕麦产业发展研究——以内蒙古为例StudyontheDevelopmentofOatIndustryinChina——EvidenceofInnerMongolia申请人:苏日娜学科门类:管理学学科专业:农业经济管理研究方向:农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指导教师:乔光华教授论文提交日期:二〇一三年六月摘要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时期,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保护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成为新
2、时期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燕麦是中国优质的粮饲兼用作物,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增效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燕麦产业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与市场空间,但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约着产业运行效率的提高,需要从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寻求解决途径。本文以中国燕麦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产业链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依据,通过对152户农民、649名消费者和典型加工企业的实地调查以及二手统计数据分析,考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燕麦加工业的营销管理实践和农户的生产行为,剖析燕
3、麦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影响因素,提出促进中国燕麦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全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燕麦产业快速发展,但产业链自身不完善。表现为燕麦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市场需求旺盛,加工企业数量和规模也在扩张。但燕麦单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少,优质原料供应严重不足。高新技术应用比率小,燕麦开发利用处于初级阶段,高附加值的燕麦产品品类有限。(2)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显示,燕麦市场规模及潜力较大,形成规模需求的条件尚不具备,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消费者对燕麦产品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对燕麦
4、产品的保健功能、营养价值、安全属性重视程度较高。企业营销因素中品牌、价格、包装、卖场的促销活动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不大,购买地点的便利性影响较强。说明燕麦产品需求处在市场导入期,属于预期型需求。(3)消费者燕麦燕麦产品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显示,女性消费者、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消费者、已婚的消费者、对营养价值和口感关注度越高的消费者购买意愿越强。消费者对品牌关注度越高燕麦产品购买意愿越低。表明还没有行业领导品牌,品类市场仍未形成。(4)燕麦加工业发展迅速,市场进入壁垒不高。存在加工层次较低、缺乏龙
5、头企业带动、现代营销理念淡薄、缺少协同组合等制约因素。市场占有率不高,产业集中度低,集聚效应不明显,难以实现规模经济。(5)农户燕麦生产行为分析显示,燕麦种植比较效益低,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微弱,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生产规模越大,燕麦的商品化程度越高。目前燕麦种植商品化程度低。(6)农户燕麦种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农业劳动力越多的农户燕麦种植意愿越低,显示燕麦在家庭经营中还处于副业地位。农户采用优良品种的意愿较强,但缺乏技术培训和补贴政策,实际使用率较低,说明科技支持不足。燕
6、麦价格的上升、产量的提高以及离中心城市距离越近,农户燕麦种植意愿越强,表明市场信息不够充分,市场环境还需要优化。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促进中国燕麦产业发展的如下政策建议:(1)建设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实现燕麦生产的规模化。发展燕麦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燕麦的商品化率。(2)完善市场体系,扩大有效需求。进行整合营销传播,引导消费,提高燕麦产品营养保健功效的认知度。注重市场营销管理,创建区域品牌,运用市场细分手段,形成较为准确的市场定位,提升燕麦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7、,利用后发优势,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经济利润。强化科技创新,建立精深加工技术体系,增强产品研发能力,开拓燕麦消费市场。(4)健全燕麦种植技术支持体系,把燕麦纳入良种补贴项目,提高燕麦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户燕麦种植的收益。关键词:燕麦产业;消费行为;营销管理;生产行为;建议StudyontheDevelopmentofOatIndustryinChina——EvidenceofInnerMongoliaAbstract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andcountryinChinai
8、sinthenewhistoricalperiod,improvingthemodernagriculturalindustrysystem,developinghighquality,ecologyandsafeagriculture,improvingthemarketcompetitionabilityofagriculture,andprotectingnationalfoodsecurityhavebecomedevelopme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