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国峰:日本低保制度对构建我国农村低保的借鉴

丁国峰:日本低保制度对构建我国农村低保的借鉴

ID:33936787

大小:279.1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1

丁国峰:日本低保制度对构建我国农村低保的借鉴_第1页
丁国峰:日本低保制度对构建我国农村低保的借鉴_第2页
丁国峰:日本低保制度对构建我国农村低保的借鉴_第3页
丁国峰:日本低保制度对构建我国农村低保的借鉴_第4页
丁国峰:日本低保制度对构建我国农村低保的借鉴_第5页
资源描述:

《丁国峰:日本低保制度对构建我国农村低保的借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济研究·日本低保制度对构建我国农村低保的借鉴*丁国峰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吴兴国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摘要】日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制度)具有文化理念的优势和制度体系的完善性。日本低保制度与我国低保制度在法律属性、文化背景、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等方面具有同质性,这奠定了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借鉴其成功之处的基础。据此,我国应建立农村低保法律体系,明确规定农村低保的保障基准,高效创设农村低保的实施程序。【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法律保障基准借鉴有利阐发生活保障权的价值观念莫过于仁爱”。①一、日本低

2、保制度的合理性:借鉴的前提最低限度生活保障是仁义教化的前提,孔子的养(一)日本低保制度赖以建立的文化理念优势民使民仁爱观念、墨子的兼爱利民仁学理念和孟日本低保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昭示着浓厚的慈子的生活保障权思想都表达了国家扶助或社会扶善恩惠性质和强烈的救贫色彩向国家义务救助和助的重要性;也强调了贫困者最基本的生存权应民主化救助转变的全过程。早期日本低保制度所得到国家保障,而不应遭受践踏或剥夺,国家有具有的浓厚救贫理念与恩惠色彩来源于人类道义义务为满足基本生存之需提供相应救助措施,否精神和中国儒家思想的影

3、响。日本文化与我国传则应承担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甚至失去统治资统文化之间蕴含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从某种意义格。传统最低生活保障理念往往作为衡量暴政或上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社会救助领域仁政的重要标准,其既以达到无贫和要求无寡为的低保法律文化也不例外。产生于19世纪70年目标,又以平等的无差别的保障为原则。传统儒代的日本《恤救规则》主要针对的是在缺乏邻里家孔孟生活保障理论强调政府应对贫困民众提供友情和家族扶养之外的无依无靠的独身贫困者,生活保障,这种生活权的主张不仅仅限于基本物国家对这类弱势群体不

4、能不管不问。西周时期我质生活的需要,更关心精神权利的自由。国家宏国就存有社会救助的记载,《周记》中的安民之观经济调控权与微观行政管理权应受到国民最低策主要包括“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赈穷,生活保障权的约束和限制,影响生活保障权行使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仁爱理念是考的产业调整和财产规制应予以废除或禁止。古代察社会扶助制度的出发点,“中国传统仁学中最生活保障理念既要求为维持生命而活着,又要求*本文系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08CFX036)

5、和2009-2010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编号为AHSK09-10D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日本研究·2011年第2期45日本低保制度对构建我国农村低保的借鉴·符合人格尊严而活着,蕴含着朴素的基本人权精判断是否对贫困者给予生活扶助。可见,新生活神。早期的日本低保制度传承了东方儒家文化的保障法更好地融入了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凸显了精髓,逐渐融合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内核,并不断基本人权的保障理念,真正实现了国家对贫困者走向完善。生活扶助行为的“双向性”,

6、即为国家低保管理机源于道义精神与仁爱理念的邻里扶助、亲属关从上至下依据低保法主动实施的职责扶助以及扶助逐渐发展为国家扶助或社会扶助,国家公权贫困者从下至上向生活保障机关主动提出救助申力对低保制度的干预和调整彰显了国家政治责任请而获得的申请扶助。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和宪政的自觉承受。旧生活保护法是国家扶助原则与传法律精神是新生活保护法的理论基础和立法依据,统救贫思想相妥协的产物,它没有体现日本宪法原低保法并不能真正实施的生存保障权在新生活的生存权保障理念,而是作为国家的当然责任和保护法得以贯彻,并不断扩展

7、其权利内容及增强行政管理的恩惠措施,同时又充分考虑了贫困者其权利适用的频率,特别是生活保护请求权、申的主观心理状态,如道德性因素的考量、劳动意诉权的广泛行使。愿的表达等。旧生活保护法还将家庭亲族扶助作(二)健全的日本低保法律制度为生活保护的实质要件加以规定,即除紧急情况在日本公共扶助法律制度史上,最早的低保外,扶养义务者有能力扶养的被抚养者被排除在制度表现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制定的《恤救本法所保护的适用范围之外。这些制度内容足以规则》,但并未改变日本家庭扶助的核心地位。揭示该法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儒家

8、思想的支撑,特1929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救护法》并于1932年开别是对仁爱理念与家族精神的突出与强调。作为始正式实施,救护对象均为从事劳动有困难者,道德义务的儒家的“孝”与国家责任的社会扶助但有劳动意愿且劳动能力并无任何妨碍的失业者发生冲突时,扶养幼小和赡养老残的家庭扶养义不得包括在内,该法的实施标志着近代日本低保务应优先于其他道德义务及个人利益。作为儒家制度的创立。日本政府在以美国为首的盟军最高思想核心内容之一的“家族主义”与作为传统司令部的指示下,于1946年颁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