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856584
大小:57.7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吴云丽摘要:教师的角色,首先是知识的传递者。那么如何传授知识,针对不同的学牛采取不同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学策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知识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作文的基础。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要切实顾及“教”与“学”两个方面,既要考虑到教师的“导”,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牛的“受”。培根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因此,要提高学牛的阅读能力,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牛在学习方式上有一个根木性的变化。木文尝试着结合具体的课文,探讨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关键词
2、:高中语文;阅读策略;学习方法什么是阅读?它是一个将看到的语言向表达的语言过渡的复杂的语言过程。什么是阅读教学呢?阅读教学就是指学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思考,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改造文木,最终达到对阅读文木理解的过程。新课标对中学牛的阅读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强调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应通过教学使学牛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要提高学牛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一个根木性的变化。教师要做的,就是心中有数,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去引导学牛的学习。具体来说,阅读过
3、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课前预习感知一一课堂分析探讨—课后巩固运用。一、课前预习感知任何文木的教学,学生在课前不去看,不去读,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注定是失败的。叶圣陶指出:“从前注重读,此至有道理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一篇文章内蕴的情感、思想要被学牛理解,单靠教师的讲解、分析,无济于事,一定要依靠学生自己反复的吟诵、入情入境,自读自悟不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再精彩,再牛动,学生课前不读,结果也只能是懵懵懂懂,--知半解,收获很少。对于阅读教学,教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进行阅读,认真地读,仔细地读,思
4、考着读。现在面临的问题是: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一新生,刚刚进入高中生活,阅读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但是高一学生课业负担较重,要学习九门新课,语文教师布置的预读任务往往就忽视了。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习惯就无法养成,所以教师在高一语文教学阶段特别要强调阅读习惯,让学生愿意读书、想要读书、爱上读书。那么,如何确保学生去做预习工作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布置预读任务的时候,要及吋地反馈预习结果,做一些预习的作业。1.圈划课文怎样知道学生预习了呢?这是一个普遍让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预读课文时,在课文上圈圈划划(圈划的内容一般是生字词、
5、带作者情感性的语句、预读过程中困惑的地方)。一篇课文,教师布置预读了,那么在上课前,学生的课本上应该有“痕迹”。2•学案导读笔者认为文科作业是需要学案的,但是需要简单一些的。笔者--般让学生在预读课文的吋候,思考三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主要内容)为什么写?(中心主旨)怎样写?(文本结构)在预习课文之前,教师针对课文,出三个导向作用的预习题目,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前就进行思考,边读边想。3•美文摘抄语文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对教材中丰富的语句加以摘抄,让学生养成积累词句的学习习惯,也是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下素材。二、
6、课堂分析探讨对于教材课文的分析探究,笔者认为要抓住“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三个指导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课文语言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和讨论。对于文本阅读的分析探讨过程是“教师引导一一学生思考一一学生畅言——教师点拨一一师生共同总结”的一个过程。课文的阅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和谐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地信赖学生,不要怕学生讲错,讲不好,要给学生充分的信任,调动每位学生的阅读参与积极性,鼓励为主,适时地加以指正。而学生也要敢于突破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谈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学生愿不
7、愿意参与进课堂讨论中,这还是需要教师的鼓励的。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参与指导整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做到:1.提出指导性的问题,让学生来解读课文;2•学生“言”而不当是,及吋点拨启发;3•“启”而不发是时,自己“畅讲”做好示范;4.针对文本,概括中心,做好总结。三、课后巩固运用学习完一篇课文,复习巩固必不可少。它是对一篇课文阅读教学过程的总结、巩固乃至运用的阶段。通过复习巩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能力。复习的主要内容有:首先是课后作业(学案检查)。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后可以进行适当的联系
8、,布置的作业内容要科学合理,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难易适中,有启发性。检查要及时,反馈成绩要及吋。其次是鼓励写作。阅读完一篇课文,特别是一篇经典的文章,学生心里总有很多想法,在这个时候,教师要鼓励他们写下自己的感受,写出对课文的理解,其至拓展到对生活的感悟。现在我们用的苏教版教材,往往是一个主题一个专题,在一个专题的学习完后,鼓励学生对同一主题文章进行思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