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古诗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教育

浅议古诗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教育

ID:33855494

大小:60.0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浅议古诗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教育_第1页
浅议古诗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教育_第2页
浅议古诗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教育_第3页
浅议古诗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教育_第4页
浅议古诗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古诗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古诗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教育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环境教育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发生变化,在情感上对环境保护产生一种积极的、不由自主的认同态度。其二,应该在美育的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前人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去感受环境中美的事物,热爱美的事物。其三,在强调重视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倡建立和谐、自然的人际关

2、系和豁达、平和、宁静的心境。在古诗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这是一个能发挥语文的学科特点,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来进行这方面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点入手:首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象,去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以“四季”为例,杜甫笔下的“春”清新自然,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高骈笔下的“夏”抒情浪漫,“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杜牧笔下的“秋”风光无限美好,令人遐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岑参笔

3、下的“冬”是那么富有想象色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作者的笔下,自然界中的一切仿佛都有了生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明透彻,那样的可爱。还有那奔腾不息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大海,那绚丽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小溪。那些名山秀岳、辽阔草原、迷蒙烟雨、小桥流水、落叶残花,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一幕幕美景。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种情境。因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教具,创设出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尽可能的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

4、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此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也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生。其次,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感受诗文中画面的美以外,还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古人能写出这些意境悠远的诗文呢?大自然在这里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呢?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要让学生懂得,在古诗文中,自然成了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对象,成了诗人情感外化的表现体,缺少了自然环境,作者就无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无以激发自己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没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浩瀚气势,则不

5、能抒发作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豪情壮志;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没有那亭亭荷花,惊飞的鸥鹭,就不能表达她对生活那份执着的热爱;没有“枯藤老树,古道西风”就不能抒发那天涯孤旅子之情,可以说,是环境孕育了诗人,是诗人赋予环境以生命。第三,在古诗文中,环境除了能表意抒情以外,对培养健康的人格,平静、豁达的心情还有重要的作用。或壮丽或秀美的自然环境,能促使作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社会,并且能够给作者带来不少生活哲理的启迪。对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学生去探讨、去思考。例如

6、,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告诫自己和弟子莫要虚度时光;杜甫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建功立业的壮志油然而生;周敦颐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表不同流俗的高洁品格;范仲庵登岳阳楼,观“巴陵胜状”,则"心旷神怡”,达到“宠辱偕忘”的人生境界;陆游看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则更坚定不屈服于生活磨难的信念。”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治人的情操”,在这些诗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这里,学生对自然的情感在一步步加深,由最初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

7、",由"关注”到“思考”,层层递进,学生的环境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在感受古诗文美的意境,体会自然与诗人,自然与诗的关系的同时,还可以对照现在的自然状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思考。比如,我在讲授《村居》一课时,就组织了一场讨论,题目是: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的生活居所,你选择诗中的环境还是现在的城中生活,并说明理由。学生非常踊跃,他们有喜欢诗中的田园风光,说它自然环境好,无污染,民风纯补;有的喜欢城市生活,说它科技发达,文明进步。更多的则希望能把两者合二为一。在经过点拨之后,大家成了共识一社会无

8、论怎样发展,都需要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不知不觉中,学生接受了一次环境教育。对当前环境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也是教学中需要重视的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对自然环境接触的日趋减少,人们的想象力被束缚了,心态变得浮燥了,心境变得狭隘了。随着环境的恶化,产生优秀诗文的"土壤”也在逐渐消失。空气污染使得“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了无踪影;河水的污染使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样的美景,“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