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周振鹤老师《中国历代政治地理十六讲》

浅读周振鹤老师《中国历代政治地理十六讲》

ID:33824411

大小:55.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浅读周振鹤老师《中国历代政治地理十六讲》_第1页
浅读周振鹤老师《中国历代政治地理十六讲》_第2页
浅读周振鹤老师《中国历代政治地理十六讲》_第3页
浅读周振鹤老师《中国历代政治地理十六讲》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读周振鹤老师《中国历代政治地理十六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读周振鹤老师《中国历代政治地理十六讲》学号"400070131姓名:刘光炎可能周振鹤老师的另一本书《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更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历代的地方政治制度,我没有读过,却无意中读了这木《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这本书就已经让我获知良多。木书主要是周振鹤老师关于“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展开的各个专题的合辑,全书分为十六讲,每一讲为一专题,前二讲是对政治地理、政区地理研究的一些绪论和一些概念的介绍,便于理解后文内容。最后一讲乂是对构建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科的设想,其余的则是主要内容,主体讲的是中国历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和行政

2、区划,内容为描述了变迁过程、分析了变迁规律和变迁原则、解读了变迁的影响等诸多方面。在这,我认为有必要列一下目录和简要内容:第三讲:中国历史上的两种基本政治地理格局——一是边疆与内地的关系,二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第四讲: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划的关系——而后又联系到第八讲:行政区域划定的基本原则:犬牙交错与山川形便:山川形便是行政区域划分的自然原则,而犬牙交错则是政治原则。第五讲:从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主要讲的是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郡县制的各种变迁。第六讲:行政区划层级变迁的三循环——在近两千年的君主专制过程屮,

3、地方行政层级的三种转化趋势的循环。第七讲:行政区划幅员的确定:百里之县、千里之郡与万里之州。第九讲:行政区划地理分布的变迁——主要讲的行政区划的置废分合和由北向南的地理方位的转移。第十讲:行政区划变迁中的文化因素。第十一讲:行政区划的等地变化。第十二讲:军管型的特殊政区。第十三讲:中国历史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背景。第十四讲:主流的大陆意识与非主流的海洋意识:历史中国海权的缺失。第十五讲:政治地理视角下的中央地方关系变迁。我比较感兴趣的也较为细致地阅读了的为:第六、八、十三和十五讲。以下为我阅读后的一些所得:中国各朝

4、各代,地方行政层级各有不同,名称也各有异:郡、县、州、府、路、道、省等,各地方职官也各有不同,但一般來说,地方行政制度一般分为两级制和三级制。而第六讲,“行政区划层级变迁的三循环”,详细地介绍了从秦汉的郡县两级制,到东汉末年州郡县-:级制,延续至南北朝时期;而后隋朝统一后,却又恢复为州县两级;在唐后期及宋辽金,又演变为道(路)州县三级制;及至元代,多级行政层级复合,甚至多达省路府州县五级;到了明代后又逐渐简化,变为省县两级……从这样的循环往复屮,我们能看到统治者为了顺应当前的形势对行政制度进行调整,也使我这样对古代地

5、方行政制度并不清楚的人了解一个大概。第八讲,“行政区域划定的基本原则:犬牙交错与山川形便”,作者对古代行政区划的地理因素进行了分析,行政区开始划分时,是依据着山川形便的原则;但后来,为了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行政区域的划分不再单单依据这山川形便,而更多地遵循着“犬牙交错”的原则——以前看中国地理图,竟然一直都没有注意到这样的问题,曾经好奇为何汉中会归于陕西?如今终于得出了答案。第十三讲:“中国历史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背景”,作者对中国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的定位进行了分析,也分析了各王朝定都的规

6、律,在宋之前,王朝建都总在长安、洛阳的横向区域之间徘徊;而后则主要在南京和北京纵向两点徘徊。这样的变化是伴随着疆域的扩大和经济、人口的迁移决定的,各朝选择的都城也是各有其原因的,在这一讲屮分析得十分透彻。第十五讲:“政治地理视角下的中央地方关系变迁”。我认为这一讲是一个小总结,对于中国历代中央地方关系的变迁作出了分析,这一讲的第二部分:“外重内轻还是内轻外重——中央地方关系变迁的阐释”,分析得很有道理,透过现象看本质。地方为外,中央为内,秦汉两代在处理内外关系上能保持轻重相维,但到了汉末才出现地方分权过重,导致了汉王

7、朝的灭亡和三国鼎立;而后的晋朝也是外重内轻,西晋王朝早早在八王之乱中覆灭;魏晋南北朝也一直处于轻重失衡的状态;唐代吸取了教训,在前中期保持较好的轻重和维,但安史Z乱后,权利再度下放地方藩镇,再次出现外重内轻,唐王朝也由此衰弱直至灭亡——“由此,秦汉到五代十国可以看成是从轻重相维到外重内轻的两次反复过程,也是由统一到分裂以及由治而乱的两个循环。”宋代统治者汲取了这一教训,认识到轻重相维是不牢固的,一不小心则会导致外重内轻,威胁自身统治,所以,自宋以后,内重外轻成为专制主要道路:宋代尽收地方之权于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

8、之手,元明清三代的中央地方关系与宋代一脉相承,甚至变本加厉一—所以,自宋代Z后屮国历史不再出现因割据而产生的分裂局面,这些王朝的覆亡也多是因为外力。书中这样分析「然而只要无强敌压境,即使国势寝弱,地方凋敝,总还能勉强维持专制政权的延续,所以统治者非不明白内重外轻之病,但与外重内轻相较,则宁愿两害相权取其轻。于是终中国封建王朝之世,内重外轻之病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