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参考]

浅析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参考]

ID:33643620

大小:28.5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7

浅析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参考]_第1页
浅析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参考]_第2页
浅析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参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对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指出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率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并对如何能使农民增收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居民消费率农村居民消费率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农村居民的收入逐渐增加,但消费率却呈现下降的趋势。以重庆为例,农村居民的消费率从由从1996年的52.43%下降到2003年的43.16%,下降9.27%。由于农村人口在西部地区人口当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农村居民消费率的这种下降趋势必然导致西部地区最终消费的不足

2、,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因此找出当前农村居民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扩大最终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下将以重庆市为例,讨论如何根据当前农村居民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因地制宜地制定积极的消费政策以提高居民消费率,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原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增幅的减慢,导致纯收入的增幅的降低。近年来由于农业投入不足(以2002年为例,对农业的投资为37.1亿元,投资总额相当于第二产业的12.47%,第三产业的4.1%),再加上农产品供求格局的变化,农业增长日益受市场需求的约束,主要农产品的供求矛盾,已由总量矛盾为主,转向以结构矛盾为主,导致大宗

3、农产品、畜产品价格低迷,已使农产品总量扩张不能为农民在农业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因此重庆市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幅度从1997的年的12.99%下降到2001年的-0.02%。而家庭经营收入是重庆市农村居民的纯收入的主要来源(以2002年为例,家庭经营收入在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为61%)。该部分收入增幅下降导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的从1997年的14.42%下降到2001年的4.17%。纯收入增幅的减低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城乡消费所作的调查显示,消费率与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存在高度的负相关(r=-0.88)。根据重庆市统计

4、年鉴的有关数据计算,1996年~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3.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9%,而重庆市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7.79%,年平均增长3.67%,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在1996年,城乡之间人均收入相差3563.19元,城乡收入水平差距(农村=1)为3.4,到了2001,年重庆城乡之间人均收入相差4949.91元,重庆城乡收入水平差距为3.79,而全国的城乡收入水平差距为2.89,可见重庆市城乡差距是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这种差距不但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缩小,反而加剧。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重庆市城乡消费水平

5、的差距偏高,重庆市城乡消费水平对比(以农村为100,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比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始终保持在4.5以上,仅比甘肃低。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过低抑制了农民对使消费工业产品的需求,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率。家庭经营收入的降低导致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下降。家庭经营收入增长速度的下降不仅导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下降,而且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的消费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是由于持久收入决定的。家庭经营纯收入长期以来被农民视为持久收入,与家庭经营收入相比,工资性收入由于其来源的不稳定,因此只能被视为一时收入。农村居民持久收入增长缓

6、慢而一时收入变化大的特点,使多数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只能根据家庭经营收入来决定,将一时收入多储存起来。储蓄倾向就更高,这就导致平均消费倾向的降低。平均消费倾向的下降进一步加速了农村居民消费率的下降。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的策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拓宽农业的融资渠道。由于重庆市对农业的投资偏低,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这种投资结构,造成农村的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对农村人口的教育、农业科技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的投入严重不足。而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素质偏低的劳动力,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一方面要实行向农村公共投资倾斜的财政政策,加

7、强对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公路、电网、供排水、通讯为重点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包括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以及证券、保险和民间投资在内的“三农”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来拓宽农业的融资渠道,并且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信贷资金、民间投资、外资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产业化的投资。以此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和抗自然风险的能力,增强农村居民的收入。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