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关系、利益共享

劳资关系、利益共享

ID:33596128

大小:59.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2-27

劳资关系、利益共享_第1页
劳资关系、利益共享_第2页
劳资关系、利益共享_第3页
劳资关系、利益共享_第4页
劳资关系、利益共享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资关系、利益共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劳资关系、利益共享[关键词]瑞典;劳资关系;利益共享;唯物史观瑞典劳资关系属于共享程度最高、最为稳定的类型。瑞典的劳资共享模式是通过企业层面的集体谈判和社会层面的公共政策合力实现的,我们称之为“企业一社会共享型”劳资关系,简称共享型劳资关系。然而,理论界对瑞典这种共享型劳资关系的评价并不一致,有人认为这种劳资关系模式是二战后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其中的高工资、高福利制度虽然能实现公平,但却影响效率,因此难以持久;也有人对瑞典模式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这种模式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较好结合,甚至认为它代表欧洲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认为,对瑞典劳资

2、关系模式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抽象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争论上,应该从唯物史观方法论出发,在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基础上,遵循瑞典工业化过程的发展实际,对其劳资关系的演变和发展績效进行分析,以期能为我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有益启示。一、对劳资关系分析的基本框架根据马克思唯物史观方法论,劳资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它的具体内容和实现形式是一个国家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综合作用的结果。生产力是劳资关系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分工和技术的水平,进而至少从三个方面影响劳资关系:一是从资本的角度看,分工和技术决定

3、资本雇佣劳动所采取的组织形式。比如,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企业组织规模小、形式简单,在个人业主制或合伙制企业中,劳资关系比较简单;相反,在生产力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企业组织规模大、结构复杂,与之相适应的劳资关系也比较复杂。二是从雇佣劳动的角度看,在不同技术条件下,资本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不同,进而对劳资关系的影响不同。在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中,劳动力通用性强,劳资关系不稳定;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劳动力技能的“专用性”很强,劳资关系较为稳定。三是分工和技术的发展,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劳资双方利益共享提供物质基础。当然,能否真正实现共享,

4、还取决于制度的规定性。生产关系是劳资关系的制度基础,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劳资关系的性质。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劳资关系在根本上是对立关系,但在制度层面,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受劳资双方力量的影响,因此,劳资关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往往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具体表现为:在时间上,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力量对比关系不断变化,劳资关系的内容也会不断变化,比如,一定时期工会力量比较强大,在劳资关系中有利于劳方的内容会多一些;相反,如果工会组织被削弱,在劳资关系中,有利于资方的内容会占上风。在空间上,不同国家在同一历史时

5、期,劳资关系模式可以不同,比如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有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德国模式和瑞典模式等典型模式。这些不同模式本质上都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不同国家实现形式的不同。上层建筑对维护、协调劳资关系起重要作用,它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来影响劳资关系。这些制度有些是具有强制性的,比如法律对劳动时间、劳动条件、罢工条件的规定;有些则是诱致性的,比如某一政党在政治纲领中提出的各种制度设想;还有一些则是隐性的,比如文化、价值观等。在资本主义多党制政治体制中,不同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他们往往通过获得执政地位,把一些诱致性的制度安排,上升为强

6、制性的制度安排,实现对自己利益集团的保护,比如瑞典社会民主党执政,往往会推行对劳方有利的政策,相反,保守党执政,则推行对资方有利的政策。以上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角度阐释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劳资关系之间的关系,生产力为劳资关系提供技术条件,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劳资关系的制度形式,因此,我们可以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劳资关系的分析具体化为“技术一制度”分析范式。至于技术和制度之间的关系,就如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一样,是一种辩证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那种简单认为技术决定制度,或者认为制度决定技术的观点,都是

7、片面的。一定时期的劳资关系,只有适应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方面的要求,才能持续和稳定。当然,我们说劳资关系的“稳定”,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始终处于矛盾运动中,所以稳定是相对的,不稳定则是绝对的。劳资关系的动态运动既可能是“稳定一冲突一新型稳定”路径,也可能是“稳定一新型稳定”路径。但不管哪种变化类型,总体上看劳资关系的发展趋势不是机械的变化,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趋势,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劳资关系总体会向着劳资双方利益共享成分越来越多的方向发展。一定时期的劳资关系总会产生一定

8、績效,评价劳资关系績效,也应遵循唯物史观方法论,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既要考虑反映生产力层面的要素,即技术层面的要素,也要有反映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要素,即制度层面的要素,这两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就不能单纯用经济指标来考察,因为经济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