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东亚近世儒者对公私领域分际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东亚近世儒者对“公”“私”领域分际的思考———从孟子与桃应的对话出发黄俊杰内容提要 《孟子·尽心上》记载的孟子与桃应的对话揭示了如何处置“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责任之间的冲突问题,从而为中国思想史乃至东亚思想史引入了“公”与“私”的概念。作者厘清了“公”与“私”概念的转折变化,归纳了东亚儒者对此问题的诸多讨论,指出“公”领域与“私”领域中的德行常常必须在“公”领域中才能全幅实现,并且“公”领域与“私”领域之间恒有其难以化解的紧张性。东亚儒者提出以具有超越性的“天理”或具有“普遍性”的天下为企图化解“公”“私”冲
2、突之概念工具。但是,在近代以前的专制独裁体制下“天,理”等概念的解释权都被权力掌控者垄断,从而架空了这一概念所具有的超越性或普遍性,并将之转化为镇压人民的工具,这就是17世纪后东亚各国“气”学一系的思想家伊藤仁斋、戴震等人,批判程朱学派所建构以“理”为核心的思想系统的部分原因。关键词《孟子·尽心上》 “公”“私”领域 东亚儒者冲突,则舜应当如何自处?是不顾国法,保护父引 言亲,还是遵守国法而大义灭亲?这牵涉到对父尽《孟子·尽心上》记载孟子(公元前371~前孝与对国尽忠两者,何者更见优先性。289)与桃应的一段对话
3、:在战国(公元前403~前222)晚期孟子与公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孙丑进行这场对话之前“公”“私”概念在古代中,人,则如之何?”国有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在孟子与公孙丑这场对孟子曰“执之而已矣。”:话之后,中、日、韩各国儒者对这场对话的意涵,又“然则舜不禁与?”各有解释,可以反映“公”“私”概念在东亚思想史曰“夫舜恶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中的转折变化。所以,本文先就西周至战国时代“然则舜如之何?”“公”“私”概念的变化,及其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的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落实,进行探讨;再分
4、析东亚儒者对《孟子·尽心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上》的不同解释,观察“公”“私”概念在近世东亚思在以上对话中,桃应对孟子所提出的这个假想中的变化;最后则得出结论。设性的问题,其核心问题意识在于:如果“私人领中国古代思想中“公”“私”概念的发展域”的责任(舜是瞽瞍之子应保护父亲),与“公共领域”的责任(舜是天子应遵守国法)两者发生了从西周时代(公元前1045?~前771)到战国17©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
5、d.江海学刊2005.418©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东亚近世儒者对“公”“私”领域分际的思考又强调只有“君子”才能“以公义胜私欲”m}•,理想决时的脱困之道。的统治者必须“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归纳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n在中国古代理,则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m~•,的思想世界里“公”“私”概念从西周时代指具体,而所谓“篡臣”就是“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的人或物,逐渐移到战国时代指向抽
6、象的道德价环主图私为务”nu•之臣。理想的士大夫应“明通而值,而且“公”领域的位置应优先于“私”领域的价公”nv•。值。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如果“公”“私”领域冲突荀子将“公”的涵义加以抽象化,并取之而与而不可解,则古人常以自杀脱困。“义”结合,强调“以公义胜私欲”nw•,反映了战国晚东亚儒者对“公”“私”领域关系之看法:期思想的新动向,例如《墨子》就以“公义”与“私以《孟子·尽心上》的解释为中心怨”对举,曰“举公义辟私怨”:nx•,韩非子(公元前ny•在回顾了从西周到战国晚期“公”“私”概念的280~前233)也
7、屡称“公义”《韩非子·外储说》,:“私雠不入公门”nz•,都显示战国时代许多思想家发展之后,我们再检讨孟子与桃应对话的意涵,以的共识是:在价值抉择上“公”领域应优先于“私”及后代中日韩儒家的意见,从而厘清东亚近代儒领域,不能以“私”害“公”。者对“公”“私”领域关系的处理。现在,我们再看看思想世界中的“公”“私”观,近代以前东亚儒者对“公”“私”领域之关系的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表现。从中国古代史料来看,看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条主要的思想线索:当面临“公”“私”冲突而无法解决之时,古代中国第一,先秦时代孔孟虽然强调“公”
8、“私”之分人常常以自杀作为脱离生命困境的方法。春秋时际,但从未将“公”“私”切为两橛,而且均以“公”领代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晋献公立骊姬为夫域是“私”领域之扩大与延伸,而且是“私”领域之人,并欲立骊姬所生之子为太子,引起宫廷斗争,完成。春秋时代孔子(公元前551~前479)答叶献公长子申生陷入“忠”“孝”不能命令之困境,于公攘羊之问,不以子证父罪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