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的临床分析张天鹏(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1)【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渴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12月期间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后,20例患者肾功能基木恢复、3例患者病情得到缓解、1例患者继续观察,无并发症发牛。结论:老年急性肾衰竭病程长,恢复慢、预后差。【关键词】肾衰竭急性治疗老年【中图分类号】R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204-01人口老龄化问题己经成为世界各
2、国的一个共性问题。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的20%o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器官组织学和机能均会发生改变。肾脏是人体主要器官之一,由于增龄的影响,同样会发牛较大的变化,也更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侵袭,甚至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而危及牛命⑴。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急性肾衰渴患者2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12月期间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4例,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在60〜82岁之间,平均年龄74.8岁。其中患有肾前
3、性ARF的患者:指存在明显血容量不足,严重感染或败血症,心输出量不足等肾灌注不足值的病因者。患有肾性ARF的患者有8例:指无明确的肾缺血病因,经补充血容量,肾功能无改善,尿液检查发现蛋白尿、血尿及细胞管型。患有肾后性ARF的患者有6例:有明确梗阻病因。1.2治疗:取决于患者的代谢状态;亦可先用IPD,继之用CAPDo1.2.1置管方法目前,多数采用手术切开法,插置入急性腹透管。置透析管内端于膀胱直肠窝,作者认为手术插管安全可靠。亦有用Tenckhoff管的套管针插入,简单快捷,但不适用于脱水及肠胀气患者。也有人主张用腹腔镜置管更为准确。1.2.2临
4、床应用治疗严重氮质血症:对高分解代谢型的ARF患者,有可能岀现高渗性脑病。原则上应先控制感染,静脉补充热能,以减少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对明显氮质血症又有血透禁忌证者,可使用1.5%葡萄糖透析液短时连续透析。若透析液腹腔内留置为40分钟,连续10〜12小时交换20〜25L,尿素清除率为10.5-12.5L/d;若能耐受连续24小吋透析,清除率可达25L/d,能有效控制血尿素氮的浓度[2]。治疗水潴留或心力衰竭:根据心力衰竭程度及急需超滤速度可选用4.25%葡萄糖透析液,一般每次输入2L,留置30分钟,可清除水分300〜500mlo每日10次,可超滤3L
5、液体,故适用于急性肺水肿的抢救。用2.5%葡萄糖透析液,每小时可超滤100〜300ml,5次即可超滤1L,对轻、中度心力衰竭者可采用此浓度。在使用高渗透析液时,应监测血糖浓度,对老年人应更加重视。当血糖超过16.6mmol/L,应改用1.5%葡萄糖透析液及腹腔内加入胰岛素。胰岛素推荐使用剂量为1.5%葡萄糖透析液4〜5U/L,2.5%者5〜7U/L,4.25%者为7〜10U/L。并根据血糖浓度调整剂量[3]。2结果经积极治疗后,24例患者临床康复23例,1例留院观察。症状较轻患者的透析在经过2〜3次度过少尿期后,患者体内的肾毒素迅速下降,肾功能基本
6、恢复即可出院。而病情较重患者的透析10余次度过少尿期后进入多尿期,肾功能恢复慢,多尿期透析期间进行5〜7次透析,肾功能基本恢复,即可出院。3结论腹膜透析用于治疗ARF已有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肯定。国内外资料均已表明,PD和血透治疗ARF的疗效相同。因PD设备简易,准备所需时间短,有利于无血透条件及基层医院就地抢救危重患者;不需全身使用肝素,有利于治疗严重创伤者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像血透需要体外循环,而且PD透析过程缓慢,内环境的改变不快,循环动力学改变小,不会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控制水、电解质失调,平稳确实,安全有效,对水钠潴留、高
7、钾血症疗效满意。无并发症ARF患者应首选PD,甚至在高分解代谢型的ARF患者可选做间歇性腹膜透析(IPD),而同II寸做好血透的准备,PD对于降低氮质血症虽不如血透快,但对高分解代谢型的ARF患者亦有许多治疗成功的报道。儿童ARF亦可用PD治疗。近年来,有文献报道用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治疗ARF获得成功。是否选用IPD或CAPD,取决于患者的代谢状态;亦可先用IPD,继之用CAPDo参考文献[1]郑红光,关欣,杨克著•老年人院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急诊肠系膜透析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4):227-228.[2
8、]李向东,王生仁,李克勇•中毒性因素所致急性肾衰78列临床分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6):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