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238157
大小:66.8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22
《试谈副词“可”的反诘语气来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谈副词“可”的反诘语气来源-大学语文论文试谈副词“可”的反诘语气来源夏丽王倩摘要:表反诘语气的副词“可”来源于情态动词,大致经历了“合理性”→“反诘”、“可能性”→“反诘”两个语义演变路径。“可”发生的语义虚化现象实质上是言语活动中主观性转移的结果。“可”的反诘语气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主要保留在以北京话为代表的部分北方方言中,从语用角度可以看做是对对方观点态度的赞同。关键词:可反诘情态副词“可”最早是以表达反诘语气的意义出现的。江蓝生(1990)认为:这种表示反诘语气的“可”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但并不多见。通过整理参考注疏材料笔者发现,这种意义在魏晋南北
2、朝时期已经明确,唐代开始普遍出现在文献材料中。和很多表达反诘语气的副词一样,“可”的产生与所处的句式环境关系密切;从语义演变的角度来看,“可”也经历了“认识”→“反诘”、“道义”→“反诘”的语义虚化链条。这一语义演变路径的梳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一、情态动词“可”的内部演变副词“可”是由情态动词“可”逐步虚化而来的,因而有必要梳理下情态动词“可”的内部演变情况。情态动词“可”大致经历了“道义——认识——动力”的发展路径,“可”的语义演变显示合理性与可能性之间的联系,以及可能性与能力之间的联系。“可”的本意是“许可”,表示“A允许B做某事”或“A允许情况B
3、出现”。其中作为主语的一般都是具有较强主观能动性的“人”,例如:(1)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请复之。”强而後可,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孟子》)倘若动作事件涉及的主体间不存在明显的阶级、官职等等级差异,这种“许可”也可以进一步引申为“赞同”义。主体对动作事件持“许可、赞同”态度是因为客观动作事件本身蕴含着“合理
4、性”。恰恰是因为存在“合理性”,“可”才得以向表达道义情态发展。在表达道义情态时,常见“不可”式。如:(2)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周易》)(3)督将弑殇公。孔父生而存。则殇公不可得而弑也。(《榖梁传》)上两例,言说者所关注的都是事件施行的合理性或必要性。当“可”用于肯定句时为“可以”义;用在否定句中时,“不可”多为“不应当”义(如下例)。在双重否定句中则“不可不”作“必须”理解。如:(4)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周易》)(5)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
5、有染。(《墨子》)(6)内史兴归,以告王曰:“晋,不可不善也。其君必霸,逆王命敬,奉礼义成。”(《国语》)如果说上述表道义情态的“可”直接来源于“许可”义,那么表示认识情态的“可”则是在道义情态的“合理性”上进一步演变而来的。本身具备“合理性”的动作事件倘若尚未发生,就有在未来时间序列上发生的可能。这从言说者的角度来看,可以看作是其对未然事件的认识和预测,“某种动作行为有发生的可能性”。这时的“可”表达的就是认识情态了。例如:(7)子曰:“後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例(8)中“可”的用法十分典型。“
6、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省略的代词“之”指代的“温故而知新”就是言说者做出这种判断的“合理性”所在。在此基础上得出“为师”的推论和预测。如果说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都是从他者角度影响事件的发生,那么当这个视角转为动作事件的具体实施者时,“可”就开始向表示动作事件的主体具备完成事件能力的“动力情态”发展。“可”的“动力情态”主要体现在表示“能力”上。(9)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屈原《楚辞卷29·湘君》)(10)虞师晋师灭夏阳。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春秋谷梁传·僖公》)(11)天之所坏。不可支
7、也。众之所为。不可奸也。(《春秋左氏传·定公》)(12)定宗庙,遂男女,官四分,则可以定威德,制法仪,出号令,然后可以一众治民。(《管子·兵法第17》)从上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表示能力的“可”经常以否定形式出现,表示“不具备某种能力”。学界普遍认为“可”表示的能力义来源于可能义,如例(9)中的“可”既可以理解为“时间重复这一状态发生的可能性”,也可以理解为“时间具备重复发生的能力”。但是例(10)的用法值得我们进一步考虑“可”的“能力”意义是否也与其本意“许可”有关:由于封建社会的法度这一不可抗力的“不允许”,人们在谈论虞国的军队时“不能够不用‘师’这种
8、说法”。正是由于法度、观念这些不可抗力的抽象性,“可”表达语义的角度倾向于从抽象事物转向具有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