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的歌(二)教学设计

泥土的歌(二)教学设计

ID:33063119

大小:107.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9

泥土的歌(二)教学设计_第1页
泥土的歌(二)教学设计_第2页
泥土的歌(二)教学设计_第3页
泥土的歌(二)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泥土的歌(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类别:初中学科项目:湘艺版七年级下册《泥土的歌》(二)姓名:学校:临胸县冶源镇冶源初级中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本课中六首不同地域的民间小调,分辨南北小调的差异,并能掌握小调特点來演唱小调。2.尝试用民歌中常用的“同头换尾”的创作方式,创编2——4小节旋律。3.能对本课学习的民间小调的风格和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调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的崇高思想。教学重点:体会并总结小调的特点及民歌创作实践。教学难点:创作实践一一“同头换尾”。教学过程:(一)听音乐导入一一引出小调听赏歌曲片段《沂蒙山小调》,让学生回答上学期学过的两种民歌

2、体裁一一山歌、劳动号子。师: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民歌的另一种体裁一一“小调”,刚才我们听的就是我们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接下来通过各地小调的听赏,进一步了解小调的风格及特点。(二)各地小调赏析一一听辨小调1.听赏采茶歌舞一一《采茶灯》《采茶调》,教师结合各地采茶的风光图片,向学生简介茶文化,并引出采茶劳动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一一采茶歌舞。(1)听赏福建民歌《采茶灯》、云南民歌《采茶调》(2)聆听歌曲,思考问题:《采茶灯》与《采茶调》在旋律、节奏及风格上有什么区别?(3)学生听赏后讨论回答。(4)师总结:《采茶灯》节奏规整、宽疏,旋律起伏较小,抒情意味浓郁。《采茶调》节奏较为密集,音调起伏较

3、大,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情趣。2.听赏山西民歌、云南民歌《绣荷包》(1)老师介绍“绣荷包”调的由来及观看形态各异的荷包。师:在我国传统民俗屮,“荷包”是青年男女交往的一种“信物”,各地的绣荷包调多用来表现女性对意中人的深切思念和期盼之情。(2)对比听赏云南、山西民歌《绣荷包》(3)引导学生讨论两首《绣荷包》不同的音乐特点:云南《绣荷包》咅调委婉细腻,唱词段式结构相对自由。山西《绣荷包》明媚缠绵,唱词段式结构规整,为“五五七”式(即第一二句为五个字,第三句为七个字)1.听赏《月儿弯弯照九州》(1)生读其创作背景。(2)聆听歌曲,随乐跟唱歌曲。(3)引导学生探讨歌曲表达的心情。2.听赏《王

4、大娘钉缸》(1)播放《王大娘钉缸》学生,了解歌曲的出处及特点。(2)引导学生说出与歌曲类似形式的电视剧《水浒》主题曲《好汉歌》。师:作曲家赵季平创作的《好汉歌》巧妙地运用了《王大娘钉缸》的代表咅型和咅调,表达了梁山好汉的豪迈气魄,使《好汉歌》具有了火热的生活气息。播放《好汉歌》,引导学生探讨:这首歌与《王大娘钉缸》有何异同。(3)学唱《王大娘钉缸》,体会情绪。(三)探讨与总结一一小调的概念及特点。学生讨论回答师总结: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屮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是人们在劳动Z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特点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

5、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四)拓展练习(1)三种民歌体裁及特点连线(2)聆听下面民歌片段,辨别其体裁。(五)创作实践1.学生听赏老师弹唱《牵牛花开羊跑青》《信天游》《草原情歌》中的三个咅乐片段。让学生找出片段屮上下句的结构规律,引出“同头换尾”的创作方式。2.分组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用“同头换尾”的创作方式,为老师提供的音乐素材续写四个小节的旋律片段。1.分组演唱自己创作的旋律片段,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六)小节,下课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听赏各地的小调民歌,进一步了解了除山歌、劳动号子之外的另一种民歌体裁一一小调,及它的风格特点,还学习

6、了“同头换尾”的音乐形式,并进行了咅乐创作,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小调的结构极其特点,以便继续传承我国民间歌曲的文化瑰宝。感谢大家的合作,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