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杂说(四)》教案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杂说(四)》教案

ID:33049918

大小:56.3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9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杂说(四)》教案_第1页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杂说(四)》教案_第2页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杂说(四)》教案_第3页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杂说(四)》教案_第4页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杂说(四)》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杂说(四)》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YUWEN《杂说(四)》♦教材分析《杂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杂说(四)》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文中充溢着作者的愤懑之情。文章提示了当时人才被埋没的弊端,在今天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此外,因为《马说》创作的时间距离今天已经很久远,教学

2、需要通过补充课外有关的史实资料、作者的生平资料,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本文的作者、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发掘《马说》背后所蕴含的作者的微妙的情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文学常识;2•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3•理解文章大意,能够熟读并背诵全文。【过程与方法目标】1•朗读课文,读准停顿及重音,读出语气,并熟读成诵;2•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品的主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有清醒的认识,做有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重要

3、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全文。【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1.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引入新课1.导入:请同学们说说有关马的成语,学生先说,教师岀示PPT,补充有关马的成语:一马当先、跃马扬鞭、天马行空、千军万马、马不停蹄、老马识途、车水马龙……(讲述《伯乐相马》的故事)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马,对马的印象非常好,唐代文学家韩愈就写过一篇有关马的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PPT出示学习目标。)2.作者简介:韩愈(768-824

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父母早亡,由嫂抚养。卒谥“文”,又世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3.文体知识:“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杂文或杂感相似。可以记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其主要特点是一事一议,要求作者写出对社会生活中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或对某种现象的看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世有伯乐(I©),然后有千里马骈(pidn

5、)死于槽^(cdoli)之间一食(shi)或尽粟一石食(si)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i)也食(shiz)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an)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夫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本指小米,这里泛指粮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这样的■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等同、一样••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哪里策之不以其道:方法执策而临之:握,拿;面对着••3.翻译句子: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②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③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栃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④马之千里者,一食

6、或尽粟一石。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⑦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⑧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4•小组内合作,对照课下注解,疏通课文内容,整体感知。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1•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有哪些遭遇?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栃之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千里马的遭遇,让我们不仅心生怎样的情感?同情、惋惜3•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何在?哪些句子活脱脱的勾画了食马者的无知和自以为是的丑态?对这些人我们应持什么态度?食马

7、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对他们的无知、昏庸进行谴责、表示不满。2.三个排比句有什么样的表的效果?三个排比句再现了食马者愚昧无知的具体表现,语气畅达,层层蓄积。3.哪些句子能体现对食马者的谴责与不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本文中心句)其真不知马也。5.文中哪句话对伯乐的作用做了充分的说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四、悟读课文,探究主旨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

8、作者只是在谈“马”吗?有什么写作意图?不是。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讽刺了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