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020960
大小:54.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9
《拟行路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拟行路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鲍照的生平及作品;(2)理解诗歌大意,背诵全诗;(3)分析诗句中“愁”的动作表现和社会根源;(4)赏析比兴手法的运用;(5)分析诗人形象。2.过程与方法:(1)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角度展开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诗歌;⑵从“以意逆志”角度分析诗人内心的愁闷通过外在的动作表现出来;(3)从“知人论世”角度分析诗人悲愤苦闷的根源。3.情感、态度与价值:(1)把握诗歌情感,体会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2)激发学生对诗人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其才华横溢的敬仰。教学重点:(1)把握诗歌主
2、旨,掌握诗歌朗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分析“愁”的动作表现和社会根源;(3)诗人形象分析。教学难点:(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2)比兴手法的理解。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古人对鲍照的赞美导入,从感性上给学生树立鲍照的高大形象,为后面分析诗人的不幸遭遇作铺垫,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加深学生对诗人内心愁闷的理解和对其怀才不遇的深切同情。(二)诵读诗歌(重点)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情感,语速,语调)播放示范朗读(耍求学生逐句模仿读)学生代表试读(学生点评,教师引导)学生集体齐读(把握情感,揣摩语速
3、语调)。(三)请学生串讲诗意,整体感知(四)分析情感:1•提问:诗歌中那个词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情绪?从而引出诗眼“愁”2•提问:诗人是怎样表现这种愁的呢?诗人“愁”的原因是什么?(引出从“知人论世”角度鉴赏诗歌)•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归纳出通过外部的动作行为来表现内心的愁闷的写法,引导学生找出《拟行路难》表现诗人内心的动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3•设置问题:(学生思考后完成)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
4、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以上设计,既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情感的能力,又注意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诗歌语言的能力,强调师生的合作学习,注意从“以意逆志"角•度鉴赏诗歌。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小结诗人在诗中对愁的表现(泻水兴愁行叹坐愁酌酒消愁悲歌断愁吞声咽愁)和对“命”的态度(知命认命抗命认命)【板书设计可由学生完成】4•教师小结: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5•背诵诗歌:个人背一分组背一集体背(
5、五)拓展:试比较鲍照和李白《行路难》的异同?(学生合作讨论完成)(六)布置作业1、背诵鲍照《拟行路难》2、完成《精讲精练》习题板书:围绕两个字:“愁”“命”O“愁”:泻水兴愁行叹坐愁酌酒消愁悲歌断愁吞声咽愁。"命":知命认命抗命认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