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紫拟青霉异核现象、遗传多样性与不同菌株对根结线虫卵寄生率差异的比较分析

淡紫拟青霉异核现象、遗传多样性与不同菌株对根结线虫卵寄生率差异的比较分析

ID:33011739

大小:2.81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2-19

淡紫拟青霉异核现象、遗传多样性与不同菌株对根结线虫卵寄生率差异的比较分析_第1页
淡紫拟青霉异核现象、遗传多样性与不同菌株对根结线虫卵寄生率差异的比较分析_第2页
淡紫拟青霉异核现象、遗传多样性与不同菌株对根结线虫卵寄生率差异的比较分析_第3页
淡紫拟青霉异核现象、遗传多样性与不同菌株对根结线虫卵寄生率差异的比较分析_第4页
淡紫拟青霉异核现象、遗传多样性与不同菌株对根结线虫卵寄生率差异的比较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淡紫拟青霉异核现象、遗传多样性与不同菌株对根结线虫卵寄生率差异的比较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文献综述第一节淡紫拟青霉研究与应用现状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Thom.)Samson)属于内寄生性真菌,是一些植物寄生线虫的重要天敌。其菌株首先从秘鲁的根结线虫的卵囊中分离得到。国际马铃薯中心昆虫系Jatala博士1979年首次报道,淡紫拟青霉能够防治南方根结线虫(Me胁idogjmeincognita)和白色球孢囊线虫(Heteroderaschachii)。植物线虫对许多经济作物能造成严重的危害,它可导致作物大幅减产。对于植物线虫的防治,历来以化学药剂为主,而化学药剂对环境污染严重,使用过程中对人

2、、畜也不安全,许多化学杀线剂已被禁用。近些年生物防治的研究为植物线虫的防治提供了一条安全、可靠的途径。由于该菌可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对线虫卵具有较高的寄生率,可以有效控制土壤线虫数量,明显减少为害,已被广泛用于生产实践中。目前,世界五大洲近70个国家的线虫学家用它来防治根结线虫(Meloidigynesp.)、孢囊线虫(Heteroderasp.)等植物寄生线虫,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效。菲律宾亚洲技术中心已将此菌商品化,以“Biocon”商品名称出售这种真菌制剂。1.分类地位及寄主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Thom)Samson)属半知菌

3、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丛梗孢科(Monilaceae)、拟青霉属(Paecilomyces)。该属由Bainier建立,主要特征是分生孢子梗呈瓶状或近球形(瓶梗),在菌丝端或短枝上轮生,分生孢子单孢链状,该属至今有近50个种被报道,皆为昆虫病原菌和线虫病原菌。种间主要以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及产孢结构的差异进行区分(浦蛰龙等,1996)。淡紫拟青霉可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因此寄主范围广,能寄生与多种植物寄生线虫,如:根结线虫、孢囊线虫、肾形线虫(Rotylenchuluss

4、p.)等多种植物寄生线虫,也能寄生在一些昆虫如荔枝蝽象体内,同时也是土壤分离物的常见菌种之一。2.生物学性状淡紫拟青霉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萨氏培养基(SDAY)、察氏培养基(Cz)上生长良好。在PDA上25℃下14d直径可达5—7cm,卷毛状气生菌丝形成毡状菌落,起初为白色,产孢时变为葡萄酒红色,产孢量越多菌落颜色就越深。反面有时白色,但通常为浅紫色。经过多次转代培养后,菌落形态及颜色会稍微发生变化。分生孢予椭圆形至纺锤形,壁光滑至粗糙,透明无色,成团时呈紫色。25--,4.01-1m宽,分生孢子梗从深埋的菌丝中伸出,400-600unl长(如从气

5、生菌丝中伸出,长度为前者的1,2),偶尔形成松散的联丝体,高达2mm高。梗柄壁较厚,黄到紫色,壁粗糙,3~4um宽,孢梗上具有2-4个瓶颈状的轮生分枝。瓶梗7.5~9.0×2.5~3.OuIrt,基部较宽,向上较细,形成一薄的独特的颈,约1.0宽;分生孢子呈向二侧分开的链状,有的缠在一起,分生孢子椭圆形至纺锤形,壁光滑至粗糙,透明无色,成团时呈紫色,2.5~3.0×2.0~2.2um,无厚垣孢子。温度、光照和pH是影响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淡紫拟青霉菌丝在15--30。C生长良好,最佳生长和产孢温度为25--30.0。10.0和40"0不生长。由于该菌是土壤习居菌,

6、所以在黑暗中生长最佳,其次是黑暗和光亮交替,在光亮中也能生长。pH3—1l均能生长,菌丝生长最佳pH6--9,产孢pH4--6,这样地广谱适宜温度和pH范围,使其在农业土壤中成为有竞争力地生物。在大米、小米、麦粒、麦麸等许多营养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生长。在许多廉价材料如:切碎的睡莲、马铃薯桨,甚至剩饭、西瓜皮、菠萝皮等多种果皮制成的培养基上也能良好的生长。用多种植物的叶片或幼嫩的茎作基质培养该菌,均有很高的产孢量。这些都对该菌的大规模化生产化有参考意义。3.致病机制淡紫拟青霉主要寄生于卵,也能侵染幼虫和雌虫,但是较少发生。对卵的侵染机制有两种解释:一是;Jatala(

7、1986)、华静月(1989)认为的淡紫拟青霉与线虫的孢囊或卵接触后,在粘性基质中生长菌丝,并缠卷整个卵,菌丝末端变粗,由于外源性代谢和真菌几丁质酶的活动结果,在卵壳中发生了一系列超微结构变化,使卵壳表皮破裂,随之真菌穿入而寄生于早期胚胎发育阶段的卵,影响其正常发育。二是;肖炎农(1998)一系列实验研究结果证明的淡紫拟青霉所产生的几丁质酶能直接促进根结线虫卵孵化,其孵化率与酶的浓度呈正相关,说明该酶对根结线虫有一定的致死作用。对幼虫和雌虫侵染机制的解释是:菌丝或孢子也附着于三龄、四龄幼虫及雌虫的体壁上,在其表面生长发育,随之穿透体壁进入体内,造成发育停止,代谢紊

8、乱(Ri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