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828710
大小:60.1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6
《(2017年春季版)《达尔文和小松鼠》教学设计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达尔文和小松鼠》教学设计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词、句、段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3.学会“文、位、虫、件、衣、他”这6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二)能力教学点:通过对达尔文喜欢小动物词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观察、想象和概扌舌能力。(三)德育渗透点:了解科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各种动物,仔细观察动物的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小动物的感情。(四)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体现:课下,让学生选白己喜爱的小动物去观察,课上再把观察到的,讲给大家听。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
2、.今天我们学习新课《达尔文和小松鼠》。(板书课题,学生读题)2.介绍达尔文。达尔文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他生活在一百多年前,他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做岀了巨大贡献。课文讲的是他和一只松鼠之间发生的事。3•讲有关松鼠的知识:(出图)让学生把看到的样子讲讲、教师适当点拨。二、初读课文,听准字音。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听准字音。三、细读课文,读准字音。1.学生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并标出几个自然段。2.指名读文,逐段检查朗读情况。学生评议,教师适当正音,如“粗糙”“松鼠”“仔细”。3.自由读文,划出要掌握的生字并读一读。(1)先用规定的符号在文屮画出生字,然后指名说说。(2)出示生字卡,要求脱
3、离语言环境读准字音。(齐读,指名读)四、学习一、二段。(1)在熟读的基础上提问:第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理解“科学家”,简介达尔文生平。)(2)讲读第二段:这段有儿句话?仔细读读,说说你能读懂什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达尔文喜欢小动物?(体会第二句屮“天上的……地上的……水里的……他都喜欢”概括地讲出了达尔文几乎对所有的动物都喜欢,喜欢的范围很广。)(3)达尔文为什么喜欢小动物呢?引导学生联系第三句屮“从来不捉弄,观察”等词语,理解达尔文喜欢动物的原因,是想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4)有感情的朗读一、二段:要读出对小动物十分喜爱的语气。第二课时学习第三自然段。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
4、么?”(要求抓住“又、从来”读好句子,并理解词语)过渡:达尔文看见几只从来没见过的小鸟,他会怎么做?(理解词语“仔细观察、站住、仰看”)。二、学习第四白然段。1.学生边看图边自由读本段。2.学生汇报分句情况。提问:读完这段以后,谁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趣事?3.提问:“哪些句子讲小松鼠爬到达尔文身上的?”电脑出示答案,学生读动作词,再现小松鼠爬到达尔文身上的动画片。4.“小松鼠为什么爬到达尔文身上?”5•“他一动不动就像一根树干了吗?”引导学生再读句子。理解词语“棕色、粗糙”6.“达尔文为什么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说明了什么?”(1)重点读读第一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从“一动不动”“像一
5、根树干”理解达尔文观察吋专注、入迷的程度。(2)轻声读后两句:说说这两句主要写什么?把描述小松鼠动作的词语画出来。再读小松鼠玩耍的词句,说说这只小松鼠给你留下了由于儿童的认识水平尚在发展之中,抽象思维不发达,直观想象思维占主要地位,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不能抽象地理解它们的含义,而必须依靠必要的具体、形象、直观材料才能顺利地完成英认知过程。因此,本环节应借助媒体提供感知,给了启发诱导、强化第一信号系统,建立深刻的表彖,从而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怎样的印象?这里不仅说出了小松鼠的活泼、可爱,也说明了达尔文观察动物时多么专心,注意力多么集中。(3)松鼠妈妈看到了,会想些什么
6、?轻声读第五段。出示插图:仔细观察松鼠妈妈的动作和神态,再读书说说松鼠妈妈怎样想?(4)指导朗读:第四段要用活泼、可爱的语气去读,第五段要引导学生体会松鼠妈妈“急坏了”的心情,读出着急、担心的语气。三、学习第五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本段。2.学习第一句,岀示动画理解“急坏了”。3.捉问:你从哪里知道它急坏了呢?4.学习松鼠妈妈的话。启发:“松鼠妈妈说的话,我们应该怎样读?”指导读句子。5.引导「'松鼠妈妈真的会说话吗?”理解词语“吱吱叫”“好像”。6.过渡:妈妈这么急,吱吱地叫个不停,到底小松鼠会有事吗?四、学习第六自然段。1.指导读本段,理解“怎么会”。2.提问:“你怎么知道达尔
7、文不会伤害小松鼠呢?请在课文屮找找有关的句子。”3.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与这话有关的句子。五、返顾全文,理清脉络。1.过渡:学习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2.小结。六、课后延伸1.课下,让学生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去观察,课上再把观察到的,讲给大家听。2.你以后打算如何对待小动物。请课下查找人类爱护小动物的故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