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497062
大小:4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08
《英语热翻译人才的紧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英语热与翻译人才的紧缺关键词:英语热 翻译人才 现状 误区 对策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摘 要:“英语热”在中国多年持续不衰是事实,翻译人才紧缺也是事实。这是由种种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造成的:以为懂一点英语就能作翻译;把英语当作知识或简单工具来掌握;为考试而学英语;不重视翻译与翻译教学。全社会要提高对翻译和翻译人才培养的认识;英语考试应测翻译能力;英语教学中既要英语思维,也要“翻译思维”;建设翻译队伍要抓“正规部队”,也要抓“游击队”。1.现状ChinaDaily2006年5月刊登的一篇文章称:Itwasreportedthat300millionormoreChinesepeopl
2、earelearningEnglish.(三亿多中国人在学英语。)“英语热”在中华大地持续了20多年,经久不衰,一浪高过一浪。在“千军万马齐上阵”形势下,“战果”并不丰硕。数亿中国人学英语并没有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合格的、足够的外语人才。如一些主管领导和专家所指出的,英语变成了一门学习时间最长、家长花钱最多、学生投入精力最大而效率最低的课程,这主要是应试教育造成的。一般人也是为考试而学英语,如为晋升职称和应聘职务者。应试教育往往抛开了语言这门学问中真正的东西,语言教学变成了纯粹为应付考试。《高校英语专业教育遭遇滑铁卢?》,《中国青年报》2006年5月29日以此为题发表文章,援引著名翻译
3、家、学者王振国的话说,他们曾想招聘两名翻译老师,但来自诸多外语专业机构的300多名应聘者中却没有一人真正合格!“一边是全民高度重视英语教育,一边是中国翻译人才高达95%以上的缺口,快速发展的外语教育难以满足翻译人才的需要。”对此,王振国无奈而担忧。文章也引用了国家外文局培训中心主任王欣的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现在全社会的英语水平从整体上说是提高了,但翻译水平和质量实在令人忧虑。”“中国翻译人才高达95%以上的缺口”,这话有多大根据?又该如何解读?有一点可以肯定 :合格的翻译人才紧缺。在目前体制下,关于翻译人才总需求数和缺口的百分比,我们很难得到准确的数据, 但至少有两层含义是明
4、确的 :一是一般学过外语的人(包括外语专业毕业生)不等于或称不上翻译人才 ;二是现在到了重视培养大量翻译人才的时候了。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招生人数高居各专业之首,什么学校都在开设英语专业……。(汪溶培,2005)。其中,能培养出翻译人才的只占极少数。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刘习良在“2006中国国际翻译产业论坛”上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人能够和外国人对话,却不能胜任翻译任务。” “外语和翻译之间固然关系密切,但是外语和翻译毕竟分属两个学科。”(刘习良,2006:6)有鉴于此,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05年度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结果的通知》,“翻译”专业获得批
5、准,加上此前部分高校己经在培养翻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以及本科外语专业中的翻译方向的学士学位生,体系已比较完整,招生院校及人数今后可望逐步增加。2.误区虽说外语与翻译分属两个学科,但语际翻译离不开外语,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好的外语教育是可以培养出合格的翻译人才和翻译家的。我国许多老一辈著名翻译家没有专攻过...“翻译学”,也没有翻译硕士或博士的学位。翻译学是从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新兴的学科,西方和香港的高校仅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培养翻译方向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现在我们感到翻译人才紧缺,一方面是由于需求量大增,另一方面一般外语毕业生顶不
6、了重要的翻译(含笔译和口译)岗位。笔者直接听某地级市某涉外部门负责人说,该市有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证书的公务员不少于200人,到接待外宾(含外商)时需要动笔或动口译英语时一个个知难而退,能称职的就只有为数很少且工作多年的外宣办、外事办的几个同志,若有大团来访就要靠中央或省里随行的翻译。一边是“英语热”,一边是翻译人才紧缺,这种现象颇具中国特色,这恐怕是多年来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造成的。误区1:懂外语就能做翻译这种错误观点流行范围广、危害性大。许多人认为,只要掌握了母语(还以为中国人自然就懂中文)和一门外语,就可以从事翻译。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学英语时不重视翻译,即使在学习翻译时,也往往眼高
7、手低,在潜意识中把翻译和阅读等同起来,似乎只要具备了双语基本功和一本双语词典,就能够从事翻译。在实践中,持这种态度的人做英汉翻译往往可以勉强对付(如果没有老师评阅, 或实用中没人把质量关),但做汉译英时他们可能就束手无策了。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早在1951年就说过:“在原稿纸的一边放一本字典,另一边放一本文法,左顾右盼一阵之后才提起笔来写一行。”可是这样做,“那不是翻译,那是开玩笑。”...(吕叔湘,1984:58)现在不少译者开的玩笑更大,他们不用稿纸,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