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小测

始得西山宴游记小测

ID:32420808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4

始得西山宴游记小测_第1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小测_第2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小测_第3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小测_第4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小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始得西山宴游记小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始得西山宴游记小测一、(2004)(1)根据【始得西山宴游记】,回答下列问题:①作者于文末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为甚么作者说「向之未始游」,又说「游于是乎始」?试加说明。(5分)②试解释下列注有号的字词在句中的意义:(2分)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寺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一、(2004)答案(1)①作者说「向之未始游」的原因:1、作者因罪被贬永州后,只是藉游山玩水,排遣心中的忧惧不安。2、作者每日有空与友人到处游览,到达景点后,只是坐在草地上喝酒,喝醉便睡,睡醒便起来归去。3、作者自以为永州的

2、(奇异)山水,他都已游览过,其实,仍未领略游山的真正乐趣。※以上3项,任答2项,每项1.5分。23作者说「游于是乎始」的原因:游览西山时,作者看见壮阔的景色,令他有悠然自得的感觉,与天地正气合而为一,进入无涯的境界;在沈醉于大自然的景色下,作者觉得自己的心和形与万物化为一体,于是放下僇人的感觉。2②解释字词:因:由于/因为(答「原因」0分)始:才/然后(答「开始」0分)112二、(2002)根据【醉翁亭记】和【始得西山宴游记】,回答下列问题:(1)欧阳修所写琅琊山不同时间的景色,柳宗元所写在西山上看见的景色,分别

3、是怎样的?(6分)这些景色令二人产生甚么感受?(3分)(2)细阅以下两节引文:甲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乙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①说明甲、乙两节引文各用了甚么写作手法带出醉翁亭和西山。这两种手法分别产生甚么效果?(5分)②从两节引文各举出一种句式,

4、两者必须不同,并略述其作用及引例以对。(3分)二、(2002)答案(1)所写的景色:【醉】:太阳升起,林间的雾气消散;黄昏时,云烟聚集,山谷岩洞昏暗;春天野花盛放;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风霜高洁;冬天水落石出。【始】:俯瞰四周的土地,全在坐席之下;附近高低起伏的地势,高山如土堆,深谷如洞穴,尽入眼帘;远望四周,青山白水环抱,与天相接。3365产生的感受:【醉】:看到山间变化无穷的景色,因而产生无尽的乐趣。【始】:柳宗元在西山之颠目睹如斯开阔、壮丽的景色,觉得西山的高耸特立,与一般小丘不同。自己的心神不觉与大自然合而为

5、一,心胸豁然开朗,察觉自己真正的游历是从游西山开始的。123(2)①写作手法及效果:甲:步移法描写的景物随著作者步伐前进而不同。作者入山六七里,听见潺潺的水声及看见泉水一泻而下的情景;再经过曲折的小路,便看到在酿泉之上的醉翁亭了。效果:使景物描写更有层次/具体。乙:衬托法/反衬法/映衬法作者先写自己以为已遍游永州的奇山异水,衬托后文西山的「怪特」。效果:通过比较更能突显文章主体的特点。110.5110.55②不同的句式:甲:文言判断句:「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

6、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用:表示判断语气,点明所说的是甚么景物。乙:顶真句:「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作用:一气呵成,结构紧密/加强句子节奏/句子畅顺或「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作用:起了承接作用或排比句:「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作用:加增句子的气势/加强句子节奏0.50.50.50.50.50.510.50.50.50.53三、(1998)根据【始得西山宴游记】一篇,回答下列问题:(1)柳宗元怎样侧写西山之「特立」?

7、试从三方面加以说明。(6分)(2)细阅下面一段引文: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①试分析这段引文与本篇题目的关系。(4分)②就引文所述,可见作者游西山至此己无「偳栗」之感。试加说明。(3分)③试指出引文中一个情景交融的句子,并略作说明。(2分)④试解释下列注有的字词在句中的意义:(2分)1.自远而至2.至无所见3.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4.故为之文以志三、(1998)答案(1)作者从三方面

8、侧写西山之特立:1、写数州的土地,都在衽席之下–从视线的推移/俯视/视线的广大,突出是永州一带最高的山。2、眼底所见,高山像小丘,幽谷似洞穴,千里之地缩成尺寸,密集一起–从感觉/远视/对比,山下景物的缩小,衬托西山之高峻。3、描写青山与白水缭绕/青烟白云萦环缠绕,与天际相接–由近而远/环视/5视野之远,至天边的景象,一望无际,加强了西山高耸的形象。2226(2)①引文与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