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收入增长与结构性贫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论文收入增长与结构性贫困:*近代冀中定县农家生活的量化分析李金铮内容提要20世纪上半期冀中定县的农家生活状况,为近代中国农民生活水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例证。在此时期,农家收入有所增加,但因占有或耕种土地面积的不同,又有一定的阶层之别,只是这种差别不是特别悬殊而已。农家收支水平也有些微改善,但入不敷出的农户仍占一定比例,显示了总体平衡和部分不平衡的实态。农家生活如以恩格尔系数衡量,几都属于绝对贫困型。但与恩格尔定律有别的是,收入较少、处于饥饿状态下的农民,其恩格尔系数并不必然高于收入较高的家庭,食
2、品比例的增加反而意味着生活的改善。由此,恩格尔定律应做一定程度的调整。当时的人均摄入热量和蛋白质,以现代营养学标准衡量,虽有一些差距,但不是很低。当然,更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即:食品消费结构的严重失衡,如食粮占绝对优势,且以杂粮为主,肉蛋、调味品极为少见,这显属低级生存性消费。农民的穿着也非常糟糕,居住以土房居多,卫生条件极其低劣。诸如此类,恐怕是农民营养指标尚可但寿命仍然很低的原因。总之,所谓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或不断恶化的观点皆值得进一步推敲。关键词定县收入增长恩格尔系数结构性贫困民众生活既
3、是社会经济运行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着社会经济的运行。也正因为此,它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政府统治水平的基本指标,进而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于中国近代农家的生活水平,近年曾引起学界的一场热烈讨论,并形成改善!与恶化!两种意见的分歧。∀我也曾就华北农村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撰文参与讨论。在持不同观点的学者中间,我发现,他们都曾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李景汉主持的定县34家调查和123家调查作为重要证据,只是各有理解,令人迷惑。事实上,对同一地区的研究不可能得出总体相反的结论。鉴于以上情况,本*此文
4、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DJ008)、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06JA7700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07JJD840188)成果。∀参见郑起东、慈鸿飞、刘克祥、夏明方等学者的论著。1052010年第4期文也以这两项调查为核心,并挖掘其他相关调查和档案资料,对此试做进一步解析。需要说明的是,研究一个小的地区,资料局限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缺乏长时段记载,但好处是在有限的时期内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纵向比较。何况,农民生活的延续性强,即便时间较短,仍可大致反映出近代中国农村社会的面相。相反,地
5、区扩大,资料倒是容易寻找,东方不亮西方亮,但难点也很突出,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差别较大,如果将前一时期某一地区与后一时期另一地区进行比较,其结果可能没有多少实质意义。一、家庭收入的增长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家庭收入水平,所以我首先对此予以讨论。关于定县农家收入,我找到1927#1936年约10年序列、5份比较系统的调查资料,即:1927年翟城村及附近400家、1928#1929年翟城村及附近34家、1931#1932年123家(具体地点不详)、1932年大西涨村274家、1936年20家(包括大羊
6、平10家、大陈村5家、小陈村2家、寺羊平2家、水磨屯1家)。前4种调查,都是在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主持下由社会学家甘布尔、李景汉、张世文负责进行的;最后一种调查,由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杜修昌负责,但邀请了平教会熟悉农村工作和农村调查的人进行指导。这样一来,5种调查的统计口径基本一致,农家收入都包括农业和非农业收入,具体指标也基本类似。兹将以上资料整理成表1:表11927#1936年定县农家收入统计耕地(亩)收入(元)时间村落家数总数平均每家平均每家平均每亩1927翟城村及附近400123773093
7、4731121928#1929翟城村及附近3410623122811901931#1932不详123414933744081401932大西涨274348012717831311936大羊平等5村205802905474189资料来源:SidneyDGamble,TingHsien:ANorthChinaRuralCommunity(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54),pp63#64,83#90;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8、1933年版,第302页;何延铮:∃二三十年代初期河北定县一百二十三户生活水平调查%,∃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0页;张世文:∃定县农村工业调查%,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395、411页;杜修昌:∃农家经济分析:1936年我国四个地区177农家记帐研究报告%,国家统计局1985年印,第10、42、49页。说明:平均每亩!只是作为一个计算收入的单位,包括农业收入及其他收入。由上表可知,1927年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