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后期诗文理论之探究

袁宏道后期诗文理论之探究

ID:31958582

大小: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29

袁宏道后期诗文理论之探究_第1页
袁宏道后期诗文理论之探究_第2页
袁宏道后期诗文理论之探究_第3页
袁宏道后期诗文理论之探究_第4页
袁宏道后期诗文理论之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袁宏道后期诗文理论之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袁宏道后期诗文理论之探究摘要:袁宏道是晚明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以他为核心的公安派文人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力主以心为师、“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观念。袁宏道的思想在万历二十八年发生了急遽的变化,本文具体分析了他后期诗文理论的具体内容,及其尚“淡”,尚“质”,追求浑厚蕴藉的风格。关键词:袁宏道诗文理论浑厚蕴藉在晚明诗文革新运动中,袁宏道作为公安派的主将,以其锐利的目光、直率的语言道出文坛积弊之所在,并与之针锋相对,一扫文坛之摹拟之风。他的诗文理论是公安派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打破了复古派一统天下的局面,对明代和后来文学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笔者通过对袁宏

2、道诗文理论的研究,强烈感受到他思想转换的脉络。作为晚明文学革新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袁宏道的诗文理论是一定的时代思潮、学术文化、自身天赋及成长经历等诸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前行的发展完善的过程,表现为中郎由任性狂傲到淡定自适。在这一过程中,中郎始终坚守“自由”和“真”的信念,用充满才情之笔,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中绽放出独特的光芒。一、倡“淡”万历二十九年之前,中郎受王学左派和禅宗影响颇深,又直接继承李贽的“童心说”,在诗文理论上大力推行“性灵说”...。对于他这一时期的作为,钱谦益曾评价说:“机锋侧出,矫枉过正,于是狂瞽

3、交扇,鄙俚公行,雅故灭裂,风华扫地。”[1]在生命的后期,中郎深入、系统地研读了大量唐宋著作。他通过研读宋代诗文,特别是批点欧阳修、苏轼的文章,一方面为自己的诗文改革理论找到依据;另一方面也感到自己以往的文学创作过于粗率。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和自身心境的转变,中郎开始反省以往的矫枉之论。在悼念同是公安派的好友江盈科的文中,他说:进之才俊逸爽朗,务为新切,嘉、隆以来所称大家者,未见其比。但其中尚有矫枉之过,为薄俗所检点者。往时曾欲与进之言,而竟未及,是余之不忠也。然余所病,正与进之同证。[2]同时在阅读了大量宋朝大家作品的基础上,他感到自己以往的诗多刻露之病,对于自己

4、盲目的反对复古多有内疚之情。“近日始学读书,尽心观欧九、老苏、曾子固、陈同甫、陆务观诸公文集,每读一篇,心悸口,自以为未尝识字。”心态日趋沉稳平静,文风也在发生转变。小修在描述中郎文风转变时说:“盖自花源以后诗,字字鲜活,语语生动,新而老,奇而正,又进一格矣。”他秉承性灵,但已由前期的矫枉趋于平淡,不再强调自我感情的真、直率是诗歌精神所在,而以“淡”为诗歌的完美状态。在写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的《叙呙氏家绳集》中,中郎明确而具体地提出了“淡”...:苏子瞻酷嗜陶令诗,贵其淡而适也。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浓者不复薄,甘者

5、不复辛,唯淡也无不可造;无不可造,是文之真变态也。风值水而漪生,日薄山而岚出,虽有顾、吴,不能设色也,淡之至也。元亮以之。东野、长江欲以人力取淡,刻露之极,遂成寒瘦。香山之率也,玉局之放也,而一累于理,一累于学,故皆望岫焉而却,其才非不至也,非淡之本色也。[3]中郎以苏轼的话来阐述“淡”。苏轼曾云:“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4]他认为陶渊明、柳宗元的诗歌于淡泊中寄托着韵味,冲淡宁静,浑然天成。中郎将“淡”的审美范畴扩展到性灵说之中,认为“淡”是诗文的真性灵,而不再将直率、狂放之真作为性灵的精髓。淡与

6、真都出于自然,真只是自然的不加修饰、缺少内涵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激情的衍化,表现出率真疏狂的风格特征;而淡是自然有所沉淀、有所提炼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激情的蜕变,表现出物我相融、平和的风格特征。对于如何才能求得淡,中郎认为它是不可造,又无不可造的,不可以强求,而应该顺其自然。淡是不加修饰的,与真、自然相联系而生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淡”与其说是中郎所追求的一种文学风格,不如说是他所追求的最高的一种审美理想。因为淡之不可强求,中郎感慨说:“往只以精猛为工课,今始知任运亦工课。精猛是热闹,任运是冷淡,人情走热闹则易,走冷淡则难,此道之所以愈求愈远也。”中郎还认为具备

7、理想的人格才可能达到“淡”的诗文创作境界。他继承了庄子论“淡”...的观点,追求一种自然而恬淡的意境。庄子曾说:“淡而无极而众美从之。”庄子认为“淡”是由自然派生出来的,是朴素的、恬淡的。中郎之“淡”也是企慕一种自然闲淡的境界,向往一种闲淡的生活。只有心境平和、恬淡,才能创作出真正“淡”之作品:“(遂溪)公以身为陶,故信心而言,皆东篱也。”在晚年生活中,中郎本人即是如此。他超越了世俗生活,安居柳浪馆,看山光水色,与友泛游,读书念佛,寻求一种“韵”之理想人格:大都士之有韵者,理必入微,而理又不可以得韵。故叫跳反掷者,稚子之韵也;嘻笑怒骂者,醉人之韵也。醉者无心,稚子

8、亦无心,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