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版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版

ID:31937562

大小:621.56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1-29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版_第1页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版_第2页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版_第3页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版_第4页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1.(15分)默写(1)空山新雨后,  。(王维《山居秋暝》)(2)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3)青山绿水,  。(白朴《天净沙•秋》)(4)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5)月上柳梢头,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2.(4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  居士。(2)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2、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3.(9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小石潭记(节选)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第22页(共22页)坐潭上,四

3、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3)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  ,潭中游鱼的特点是  。4.(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

4、,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时已残腊卒岁,资正缺,五十金遂以应用。明日入直,依然旧帽也。公一笑不复言。呜呼!此意尤可感已③。【注释】①直:同“值”,当值,值勤。②蝟:今作“猬”,刺猬。③已:语气词。(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①而极爱才  ②嘱易新帽过年  (2)下列对画线部分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正缺钱B.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正缺钱C.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资历不够D.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精力不济(3)对我“依然旧帽”,公的表现是“  ”;文末作者说“此意尤可感”,这里的“此意”是指  

5、。 二、现代文(40分)5.(2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第22页(共22页)①说起斑马线,我们最熟悉的,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kùsì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②斑马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跳石”(如图)。当时四轮马车与行人混行引发了许多道路堵塞和交通事故。于是,人们在马路上砌起凸出路面的“跳石”,行人可以踩着它们穿越马路。“跳石”成为一种指示行人过街的标识,这就是斑马线的祖先。1951年10月31日,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诞生。③最有名的斑马线也在英国。1969年,著名的

6、披头士乐队发行了最后一张唱片﹣﹣《艾比路》,该唱片的封面为四位歌手走在伦敦艾比路的一条斑马线上。2012年,艾比路斑马线被英国政府提升到文物地位,成为伦敦的文化地标。④斑马线像是拦腰搭在道路上的白色飘带,看似简单朴素,却不是随意画出来的。按照设置规范,斑马线最小宽度为3米,可以根据行人流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为40~45厘米,两条平行粗实线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⑤第22页(共22

7、页)作为城市交通生态中的一个重要标识,斑马线在指引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保护行人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漫漫车流中,法律赋予了斑马线上行人优先的路权,机动车临近时须减速避让,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还应停车让行。斑马线作用的发挥,需要机动车尊重行人的路权,也需要行人珍惜自己的权利,两者缺一不可。⑥然而,现状并不令人乐观。由于机动车和行人互争斑马线,致使斑马线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据统计,我国近三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多达1.4万起,致死人数高达3898人。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行人在斑马线上“散步”等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⑦现在,为了提高

8、斑马线的醒目程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有的城市在斑马线色彩搭配和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如彩色斑马线、3D立体斑马线。随着手机的普及,“低头族”看手机过马路成为新的安全隐患,为此有的城市推出了闪灯斑马线﹣﹣在斑马线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