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936439
大小:904.3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29
《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2017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2017.6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一、基础·运用(共19分)1.阅读“阳光•青春”主题活动的寄语,完成第(1)-(3)题。(共6分)青春,青春青春是生命中最美的诗行,“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青春是绿色的,如草原蓬勃坦荡。青春是金色的,如阳光普照四方。青春是彩色的,如百花迎风绽放。以勇敢战胜怯懦,用梦想指明方向。向前,向前——因为我们选择了远方。裹足不前?不,我们无惧担当;墨守成规?不,我们自有新的篇章。同学们,朋友们□志存高远,百折不náo,让青春无怨无悔,让岁月溢彩流光!(1)对寄语中加点字的
2、注音、笔顺及横线处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怯懦qiè“如”字的第一笔是:一百折不饶B.怯懦qiè“如”字的第一笔是:ㄑ百折不挠C.怯懦què“如”字的第一笔是:一百折不挠D.怯懦què“如”字的第一笔是:ㄑ百折不饶(2)对寄语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寄语中将“青春”比喻成“初春”“朝日”“百卉之萌动”,表现了青春的蓬勃与美丽。B.寄语中反复使用“向前”,强调了青年人在梦想指引下所具有的勇敢与执着的特点。C.寄语中用设问“墨守成规?不,我们自有新的篇章”,强调开拓创新是青年人的品格。D.寄语中“
3、让青春无怨无悔,让岁月溢彩流光!”运用对偶,抒发了对青春的留恋之情。(3)冒号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示下文;叹号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祈使的语气。你认为寄语中方格处可以运用哪种标点?结合寄语内容说明理由。(2分)标点:理由:2.琴棋书画能够陶冶情操,使人变得高雅而富有情趣。为此,一位同学整理了一段介绍琴棋书画的文字,并将它推荐给同学们。请你根据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完成第(1)-(3)题。(共7分)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为中国历代文人必备之修养。对联“琴棋养雅趣,书画展才情”,写出了琴棋书画的妙趣。中国古琴琴音中正平和,雅致
4、清丽,以①(清幽平淡雄浑激昂)为上。文人雅士或以琴清修,或以琴会友,留下千古美谈。与琴相异的是棋,棋讲究的是筹谋。棋盘虽小,却玄妙多变,双方运兵布阵,斗智比勇。而欣赏一幅中国书法作品,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其内容了解书家的思想,更可以通过静默的点画与流动的气韵体味到书家独有的情致。与“书”并称的“画”,更是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文人作画须诗、书、画、印②(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学问思想缺一不可。(1)在文段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清幽平淡取长补短B.清幽平淡相得益彰C.雄浑激昂取长补短D.雄浑激昂相得益彰10(
5、2)下列词语与“琴棋书画”无关的一项是(2分)A.笔走龙蛇B.高山流水C.博览群书D.落子无悔(3)如果在书房中悬挂一幅书法作品,下列两幅作品你选择哪一幅?请结合所选书法作品的书体特点和内容说说选择的理由。(3分)作品一:好书不厌百回读作品二:茗杯瞑起味嘉树新成十亩阴(包世臣)书卷静中缘(吴让之)选择:理由:3.古诗文默写。(共6分)(1)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3)从《陋室铭》中“,”一句可以看出陋室主人交往之雅。(4)在阅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如果用一句直接刻画少年孙权英
6、雄形象的诗,来表达对他的赞赏之情,你会想到的诗句是“,”。二、文言文阅读(共1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地4-6题。(8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7、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选自《醉翁亭记》)4.下面各项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名之者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故自号曰醉翁也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C.野芳发而幽香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D.云归而岩穴暝吾谁与归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翻译: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作者为了表达欣赏山间美景的情趣,首先从空间角度写了琅琊山之美、和;接着从时间角度写了和。(4分)10(二)阅读《儋耳夜书》,完成第7-8题。(3分)儋耳夜书①己卯
8、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怅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②杂揉,屠酤③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④掩关熟寝,已再鼾⑤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