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民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探究

基于公民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探究

ID:31777856

大小:59.3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8

基于公民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探究_第1页
基于公民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探究_第2页
基于公民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探究_第3页
基于公民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探究_第4页
基于公民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公民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公民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探究[摘要]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是大学生公民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通过加强公民教育中的主体意识教育、集体教育以及归属感和认同感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关键词]公民教育;大学生;社会适应[中图分类号1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9—0116—0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民主法治等伟大目标能否真正实现,一方面取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全体国民是

2、否为具有良好公民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制度主体或“合格公民”。当代大学生作为公民中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特殊群体,承载着国家的希望,大学公民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使命感与责任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一、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涵公民教育的内涵因国家、时代不同而各有偏重和特色,但其中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和共同的东西,即公民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公民教育所培养的人是具备现代公民意识的人。〔1)大学生公民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公民学科与社会需要、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系统

3、性教育,是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所必备的公民素质与行使公民权利、义务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为了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关心社会、积极地参与社会,以发展社会为己任。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爱国教育。国家由公民组成,作为国家一分子,爱国美德是公民对于国家义务的第一要义。因此,公民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塑造热爱共同体的爱国公民。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现代公民素质的核心,同时也是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首要内容。民主政治要求高扬主体人格,培养既能够主张自己权利又关心国家集体的大学生公民个体,这是大学生公民教育所应该

4、追求和达到的目标,从而实现大学生对国家忠诚和主体精神的共生共强。(二)主体意识教育。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公民主体意识的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教育是大学生对自我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是指要让每个大学生都能自觉认识和体验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利益,具有选择自己行为方式的自由和权利,同时意识到并承认他人与自己具有同等的主体性地位。主体意识的增强是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关键。(三)法治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契约经济,要求与此相适应的讲法制、讲规则、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

5、对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现实,必须高度重视将法治教育作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法治教育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四)集体教育。社会分工的发展不仅需要精、深、钻的人才,同时更需要团队的合作。通过集体观教育,让学生懂得他人存在的意义、分工协作的必要以及精诚合作的优势所在。其中包括共存意识、和平意识、发展意识和合作意识。当代大学生要放眼全局、放眼世界、放眼未来,进一步开阔视野,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世界现象中揭示本质、展示主流,更好地推动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五)社会适应能力教育。

6、伴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大学生就能够在社会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取较大成功。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教育以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内在的自身能力、以处理人际关系为主要特征的外在的做人能力、以完成职责能力为主要特征的外在的做事能力,作为大学生公民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切入点。二、公民教育中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及其现实困境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大学生在面临环境变化压力时,调动自身各种资源去满足环境的要求或适应环境的能力,具体包括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

7、会融入能力、抗挫折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等O(2)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是大学生公民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一)公民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目标1•培养大学生事务处理的能力。事务处理能力是以处理某种具体事务为指向,积极调动自身潜能与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实现问题解决的能力。高效的事物处理能力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需要注重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自立自信、灵活性和果断性等方面的教育。2•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发展友谊的能力。人的社会适应性需要建立一定规模的人际关系网络,在

8、交往对象之间建立发展稳固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友谊,维持和谐的一般人际关系,拥有一定的人际接纳能力。在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中,应重视大学生社交兴趣、保持独立性、宽容平和、非自我中心和肯定他人长处等方面的教育,重点进行友谊信念、尊重差异、忠实与接纳、肯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