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与主城区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调研报告两篇

贫困地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与主城区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调研报告两篇

ID:31584055

大小:43.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1-14

贫困地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与主城区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调研报告两篇_第1页
贫困地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与主城区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调研报告两篇_第2页
贫困地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与主城区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调研报告两篇_第3页
贫困地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与主城区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调研报告两篇_第4页
贫困地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与主城区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调研报告两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贫困地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与主城区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调研报告两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贫困地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与主城区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调研报告两篇贫困地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近年来贫困地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地方财力,贫困地区城乡教育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既影响了一体化发展进程,同时也影响到教育的公平。一、贫困地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城挤村空”现象较为突出。尽管随着“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挤村空”态势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城镇学校大班额、超大班额呈上升趋势,且城区学校更加突出。而村级完小及

2、完小以下学校“小班额”多,特别是贫困山区完小以下教学点平均班额都较低,有的学校甚至只有1个班的单班教学点。(二)城乡办学条件差异大。城镇教学条件总体上优于乡村。一是信息化教学设施配置存在差异,城镇学校信息化教学基本上做到了全覆盖,乡村学校信息化教学覆盖率却大打折扣;二是生活设施配置差异大,城镇学校食堂、监控设备、安保设施等配置率达到了全覆盖,乡村学校却不尽人意;三是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差异大,城镇学生分班学习实现了全覆盖,乡村完小以下教学点混班教学多,1名教师教全部课程的现象多,且混班教学不利于学生学习成长。(三)城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差异较大。以通山县为例,城镇教师综合素质

3、总体上优于乡村教师。一是乡村教师整体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该县乡村教师平均年龄为45岁,城镇教师平均年龄为41岁,且50岁以上的乡村教师占全县乡村教师总人数28.6%。二是乡村学校高学历、高职称以及骨干教师比例偏低,乡村教师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比28.4%,比城镇低34.6个百分点;乡村高级、一级职称教师比例55.6%,比城镇低24.7个百分点;骨干教师比例17.7%,比城镇低5.3个百分点。三是乡村“音体美”等特色学科专职教师严重不足。(四)城乡教师流转机制不畅。城乡教师双向交流机制还不顺畅。主要表现为农村教师进城交流愿望迫切,而城区教师大多数不愿意下乡援教。

4、虽然城区教师交流到农村学校享受“三区”人才支持计划补助和农村教师生活补贴,但多数教师仍不愿意下乡援教,不能安心开展援教,援教工作基本靠行政力量推动。(五)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一是乡镇中心学校职能与实际工作任务不对等。为了加强对各乡镇中小学校师资调配、业务指导、财务核算等庞杂工作的管理,各乡镇均设立了中心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实际上是承担着管理一个乡镇教育事务的行政机构,逐渐与实体学校剥离开来。乡镇中心学校基本靠财政拨款维持运转。乡镇中心学校现行管理体制实现了对各辖区中小学校的高效管理,但也与上级关于中心学校人员不能脱离实体学校的要求不大相符。二是乡村学校财务管理模式不合理

5、。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撤销了学校公用账户。学校备用金往往只能使用个人账户开户,既存在着资金安全风险,也不利于财务的规范管理。这些问题暴露了某些教育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切合教育管理实际需要。二、原因分析(一)教育投入仍然不足。这是造成“大班额”问题的根本原因。贫困地区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教育投入不足,且教育投入主要消耗在教育人力成本和保障基本办学支出上,真正用于支撑教育发展、改善办学条件、配套教育投资项目建设的资金却是少之又少,甚至中央、省级资金支持的教育项目,地方政府拿不出资金来配套。(二)学校布局规划滞后。教育规划与城镇化发展不同步,项目建设方向与生源流动方向不一致也

6、是造成城区集镇“大班额”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城镇化发展的规划中,地方政府没有把“教育优先规划”充分体现,没有为城区集镇学校发展预留足够的用地空间,中心城区甚至无地可新建学校,新建设校区只能建设在较偏远的非中心城区,虽然对化解“大班额”问题有重大意义,但在优化城区学校布局方面作用就大打折扣了。(三)项目扶持方向与实际需求不相符。现行教育建设项目与中小学生源向城区集镇流动的趋势、与群众的教育需求缺少呼应。在城镇化和家长对教育期望值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城是必然趋势,更多农村孩子进城上学也是必然的趋势。但现行项目重点不是支持生源流向的城区集镇学校建设,而是支持生源

7、流出的农村学校建设,导致城区公共教育资源总量不足,这是城区集镇学校“人挤人”,村级学校“空荡荡”的现象的重要原因。(四)农村教师待遇不高。这是城乡教师流转困难的主要原因。尽管近年来农村教师待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农村教师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但仍不足以与城区教师所占有的各种优势相提并论,城区教师基本没有下乡交流的主观意愿。近年来很多新聘农村教师并不能安心从教,只是把教师作为一个职业跳板,一有机会便转考公务员或想方设法调到更理想的单位去。每年有很多新教师选择离职,招人易,留人难的问题突显。(五)教育管理较为僵化。随着教育快速发展,乡镇中心学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