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96899
大小:10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2
《渐行渐思 且省且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渐行渐思且省且悟 慢慢行走,慢慢思考;一路反省,一路感悟.这是笔者27年从教初中数学以来的工作、学习、生活状态.2012年4月10日,浙江省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在温州市举行.全省1000多名初中数学教师汇聚一堂,那是一个空前的盛会,那也是一个绝妙的磁场.那11节课营造的磁场,让笔者在短短的三天里,进入一种教学思考的积极状态.如今,以“矩形”一课为例,将自我的感想与悟觉呈现出来,以飨同人. 一、课堂回望 A课堂(绍兴)(1)出示漫画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幅画,找出不同之处;(2)观察李师傅如何做铝合金窗框→矩形定义→例举生
2、活中可抽象出矩形物体;(3)探究并多种方法证明矩形的两个性质;(4)教材中例1的练习、点评与讲授;(5)矩形的对称性的研究;(6)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我的数学笔记.” B课堂(舟山)(1)视频:四个学生分别站在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处做投圈游戏,投圈目标物应放在哪个位置,对每个人都公平呢?为什么?(2)实验,体悟概念→矩形定义以及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3)操作,探究性质→矩形性质与平行四边形性质之类比;(4)提升,应用性质→视频问题背景的问题解决以及教材作业题练习;(5)回眸,盘点收获→数学日志“他乡遇故知”;(6)
3、作业布置.8 C课堂(湖州)(1)动手操作:选择四根木棒搭一个你喜欢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定义→理解定义;(2)探索性质:“动一动、量一量、比一比”→与平行四边形性质相类比,强调矩形的特殊性,并多种方法证明性质;(3)性质应用:改编教材例1为开放性问题,并以此为背景设问引出矩形的对称性;(4)学以致用:不同层次的题组训练及讲评,以巩固、加强、拓广矩形各知识点;(5)知识梳理: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类比,探索过程的收获;(6)作业布置:用同样的方法探索其他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二、亮点采撷 A课堂十分欣赏王老师的宽和容,仿佛能够
4、看见孩子们可以畅游的海洋.请看以下的语句:(1)矩形的概念中,有哪几个关键词?画图说明这几个关键词的限制作用.(2)回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你能说出矩形的性质吗?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3)我的数学笔记:今天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矩形”.在这节课中,我学到了;我印象最深的是. B课堂十分赞赏陈老师理性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那些细节彰显着为人师者的数学修养:(1)课堂流程的设计:脉络清晰、言简意赅、颇具美感.(2)训练例题的设置:整合得法、张弛有道、面面观照.(3)“数学日志”式小结: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同时,提醒孩子们“老歌
5、”要唱出“新意”来!(这里的“老歌”指的是小学曾经学习的长方形,而“新意”则是指正在学习中的矩形.)“他乡遇故知”:今天,我与老朋友――矩形重逢.又得知了它的一些信息:矩形是一个_____,所以它具有的性质.矩形区别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三个:①;②;③;我还学会了用它来解题,在解题过程中,我发现:矩形问题要分割成来解决.8还应用到了直角三角形的一些性质:……能与这位老友叙旧,我很高兴! C课堂十分叹赏黄老师高瞻远瞩的教学风范和教学理念.哈佛校长劳厄尔:“教育,是指所有学会的东西都忘却了以后仍然留下来的那些东西.”基于这样思考
6、与认识,必然会导致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超越.(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鲁班的矩尺、孟子的训言,“数学文化”如和风细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强调矩形乃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情形,紧紧抓住特殊性,找出特殊性.这是为以后学习其他的特殊四边形,奠定了研究的方向和方法.功莫大也!(3)教材例1的改编,变规整的范例为灵动、开放的问题,这样做,不仅是对矩形的内涵外延的进一步理解,更是让孩子们的身心可以得到更宽广的飞翔.(4)课后作业中的“继续探索其他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意味着一种数学研究方法的形成和运用,所谓“授人
7、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观点呈现 1.教学立意 自小学三年级起,孩子们已经从直观、描述的角度,认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并且着重于两者周长与面积的计算.那么,中学阶段的“矩形”学习,我们将传授给孩子们什么? 《凌淑华散文选集》中有一篇文章“我们怎样看中国画”,颇有意味.文中描述:宋时对于绘画的态度是十分谨严的.宋画院的考试,差不多都是以“意在笔先”为重,例如出“野渡无人舟自横”诗句,许多人画荒凉的野渡,一只小船泊着,不合格.惟有一张画一只小船泊在野渡头,有一只鸟立在船头的考取.因为这只鸟把无人两字充分画出来了.8唐代王维
8、曾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王原祁《西窗漫笔》说的更清楚,“意在笔先,在画中要决,……若毫无定见,利名心急,惟求悦人,布立树石,逐块堆砌,扭捏满纸,意味索然,便为俗乎”. 犹记当时读及此文,怦然心动,不免反复品之,感叹:绘画艺术之与教学艺术竟是相通的!绘画者“意在笔先”;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