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9401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增强语文阅读课堂活力的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增强语文阅读课堂活力的策略研究 摘要:阅读课堂学生活力四射需依赖于课堂魅力,而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课堂魅力需建筑于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建筑于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建筑于引领学生的基础上、建筑于激励学生的基础上。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感悟;活力四射;课堂魅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87-01 阅读教学课堂,需要人们进行思考和探究的范围比较广。课程改革以来,教师追求着课堂教学的构建,思索着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学模式的百花齐放,教学思想的精彩纷呈。课堂魅力并不是模仿来的,而应当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磨炼,形成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课
2、堂魅力。 一、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课堂魅力需建筑于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学生学习语文无论是阅读还是感悟都存有差异是非常正常的。教学中,不仅仅看到学生的差异,还应当发现形成学生差异性的原因,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实现阅读和感悟的差异性发展。优秀的课堂,教师应把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全部调动起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中去。任何一个教师,想在任何一堂课上形成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课堂魅力,那么尊重每一个学生就应当成为先决的条件之一。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得到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发挥自己阅读感悟上的潜能,实现阅读感悟课堂的活力四射。4 二、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课堂魅力需建
3、筑于理解学生的基础上 现在的课堂教学都追求以学生为主体,把知识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当学生能够感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时,那么他在课堂教学的阅读感悟中就会不遗余力。但就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阅读感悟中,有时也不能体现课堂教学阅读的活力,甚至有时连最基本的阅读感悟目标都不能达成,还有可能出现阅读感悟上的南辕北辙。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秉承这样的理念,任何教学的课堂在阅读感悟上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出现偏差不足为奇。因此,教师应当用自己的智慧和理解学生的良好心态去处理问题。譬如,学习诗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实际上这首诗是杜甫强烈爱国主义情感得以淋漓尽致体现的快诗。而学生在阅读时,却不能
4、将诗圣平生以来少有的快诗与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悟搭上边儿。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前或者教学中让学生由陌生于杜甫到完全熟悉起杜甫来,或者在出现阅读感悟的尴尬后,采取一定的补救性措施。如果教师不去理解学生在阅读感悟上的某些缺陷,只在某些层面上去责怪学生,那课堂教学上是根本不能出现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课堂魅力的。 三、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课堂魅力需建筑于引领学生的基础上 让学生去自主阅读感悟,是新时期教育人所崇尚的新教育理念。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期望着学生绽放活力。但多有事与愿违的时候,而直接原因就是教师在某些方面违背了教学规律。事实上,阅读教学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最好的手段和方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但
5、也不可能完全去依赖于学生,教师作壁上观。这样的壁上观虽然让学生自主了,可实际上反而增加了学生阅读感悟的时间,本可以迅速而简约地4解决的阅读感悟问题,却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显得复杂起来,无形中消耗了学生许多学习时间。学生的自主,教师必须去辩证地理解,需要自主,但不能完全依赖于学生去自主,而应当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对学生的点拨引导可以是一句比较简单的话语,也可以是一个充满启迪意义的手势,还可以就是默默传递信息的眼神,更可以是关键意义上的一个汉字或一个词语的板书,或者是一个随手而来的简笔画,都可以起到理想的引领学生阅读感悟的作用,促进课堂魅力的快速形成。 四、
6、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课堂魅力需建筑于激励学生的基础上 人是极有成功欲望的高级动物,又是喜欢激励的高级动物。激励也容易使学生形成比较理想的学习内需和动力。阅读教学实践说明,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慷慨地给予学生激励,或者比较普遍而又广泛地给予学生激励,那课堂气氛肯定就会好。譬如,《鞋匠的儿子》是一篇叙述美国总统林肯具有较高人格魅力的作品,教学过程中一般的学生对林肯的相关行为是不以为然的,总感到林肯在遭受相关议员的讽刺和侮辱后,不应当采取那种措施,比较缺乏总统的威严。怎样看待学生对林肯的不恭维?在课堂上教师应首先对学生如此之大胆的感悟进行表扬。这时无论是何等层面的学生都会受到一定的鼓舞,他们会自主地
7、对此进行继续探究,并激烈地争辩起来。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虽然语言还不是很到位,但气氛很热烈。学生经过激烈的争辩,毕竟真理是越争越明的,学生也因此获取了比较合乎情理的而又比较正确的感悟。 五、结束语4 阅读课堂学生活力四射需赖于课堂魅力,应当是人们所不争的事实。如果教师注意了这方面的问题,再在教材文本的钻研上下功夫,那将会完全可以获取两全其美的效果,促使课堂教学之活力四射的亮丽奇葩常开不谢。 参考文献: [1]秦建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